这个“五一”,在杭州临平举办的一场“时尚+体育+科技”盛会,吸引了无数目光。
为期六天的首届浙江(杭州)国际时尚体育周(以下简称“国际时尚体育周”),将市集变秀场、秀场变赛场。655个品牌展位、12小时运动橱窗、价值250万元的体育消费券等精彩内容,成功点燃全民运动热情,带动消费金额突破2400万元,通过全域“吃住购”联动,推动临平全区文旅消费5000万元以上。充分展现了临平区在体育产业培育、消费场景创新和城市品牌打造等方面的系统性布局。
看产业双向奔赴,“时尚+体育”CP出圈
活动期间,潘展乐、黄雨婷、杨倩、郑思维、余依婷等12名体育冠军“空降”临平,让现场秒变“热血主场”。随着动感的音乐响起,“冠军天团”和小朋友们一起跳起团操,市民们纷纷举手参与,高呼“我来”。
实际上,首届国际时尚体育周,由浙江率先提出,在临平选址落地,并非偶然之选。作为亚运赛事的重要承接地之一,临平具有丰富的赛事经验和极具个性的运动气质,如何用好这份“赛事遗产”,将流量化作消费存量,是区域面临的挑战,亦为机遇。而艺尚小镇,其发展轨迹本身就是体育与时尚产业融合的生动注脚。这个以服装产业起家的省级特色小镇,通过引入深耕运动时尚领域的品牌,完成了从“杭派女装”到“潮流运动”的产业跃迁。
再者,在临平,时尚与体育的“融合”早已有之。前不久的临平半马上,某品牌设计的参赛服色彩明艳、材质舒适,在社交网络引发“搭配挑战”。此外,一批企业也在体育制造企业创新开局,开发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运动器材装备……在政策扶持下,目前,全区已收录体育企业共277家,全部纳入省体育企业名录库。“临平造、时尚潮”,已不只是印在产品外包装上的一句口号,它从产品标识升华为城市品格,成为驱动临平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基因与创新密码。
为体育消费“氪金”,场景革新我们来真的
国际时尚体育周期间,临平创造性地将消费场景嵌入城市空间:艺尚小镇变身巨型运动市集,200余家品牌推出低至1折的专属优惠,形成“展销玩”一体化动线,消费热力全开。数据显示,活动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参与。这种“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在超山景区的房车露营装备展、田立方·未来农场的“百村万帐”得到延伸,单日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较传统农旅项目提升200%。
这无疑是场景革新的成功典范,而发放消费券,可以说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国际时尚体育周上,临平发放了总额250万元的专项消费券,让体育消费成为撬动市场活力的全新支点。“这辆自行车便宜了好几百块”“有些品牌以前都得专程跑去奥莱买”“优惠力度堪比‘双十一’,这样的好活动请多多来办”……市民的“真香”现场,正是消费券效用的有力证明。有趣与便宜叠加,让“打酱油”的市民也能满载而归。
体育与时尚的结合,是商业策略,更是文化交融,企业也在以更广阔视野,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探索体育消费“密码”,激活“体育+”经济新势能,让体育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书写体育产业与文化传播的精彩篇章。
品城市跃迁,来赛会之城“赶趟时髦”
何为“弄潮儿”?在时代的浪潮中,总有一些地方敢于勇立潮头,引领潮流。体育,对临平而言,不只是赛事的热度、市集的人潮,更是驱动城市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加速迈向“运动时尚之都”的远景目标。而临平的雄心,绝不止于一场体育周,而是要让“体育+”落地生根。
现场的“轻运动+”模式,恰似一把钥匙,开启了全民运动新风尚。从专业竞技到趣味互动,消费展打造了覆盖全年龄段的运动体验矩阵。骑自行车绕障碍比赛、攀岩体验、滑板体验、匹克球体验等数十种超燃运动体验和表演轮番登场,专业教练亲自指导、全年龄段均可参与,吸引了不少运动爱好者前来体验。
在硬件建设层面,临平已建成嵌入式体育场地7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23平方米;杭州跑步中心、丰彩运动公园等项目通过“体育+农旅+数智”的跨界融合,创造出水上帆船、电动水翼板等新兴消费场景。
从长远来看,临平正着眼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提升“体育+”的引导能力和供给水平,创建区域特色品牌。“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引发文旅热情;编制临平体育旅游地图,推介发布临平体育旅游、运动体验好去处,发挥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增值效益。
从产业链重塑到消费场景升级,从全民健身提质到品牌赛事聚力,临平正以“体育+”为媒,朝着“浙江省体育产业高地”目标奋进。站在发展新起点,临平以“三大战略”擘画体育产业新蓝图,力争到2026年实现体育产业总产值85亿元、增加值25亿元。临平,不只是看见风口,更在成为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