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四叶草”再度绽放,全球宾朋同赴“东方之约”。
当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帷幕在上海拉开,这场已连续八年书写“中国机遇”的开放盛会,又一次奏响开放融通、合作发展的华彩乐章,与新老朋友共同书写进博新故事,共享美好新未来,为全球发展增添信心和动力。

“四叶草”敞开怀抱迎接八方宾客。王初摄
从2018年的首次亮相到2025年的规模空前,在“一”与“八”之间长长的时间线上,进博会用一组组攀升的数据、一次次扩容的“朋友圈”,在世界经济的波动周期中,锚定中国开放的坐标,以中国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
回望——数据攀升印证对外开放步伐
从“一”数到“八”,每一届进博会,都镌刻着独特的时代印记——
首届进博会上,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30万平方米的展区迎来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参展者,3600多家企业带着对中国市场的期待首次集结,达成578.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
第二届进博会规模再升级,展览面积增至33万平方米,参展企业突破3800家;
第三届进博会在疫情挑战下如期举办,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首次推出“线上展厅”并延续至今,彰显中国推动全球合作的坚定担当;
第四届进博会参展国遍布五大洲,15个国家首次在国家展亮相,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超上届;
第五届进博会新设“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综合展区,全方位展示中国高质量发展成就与开放胸怀;
第六届进博会首次实现全绿电办展,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合作;
第七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额攀升至800.1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规模创新高,互利共赢网络持续拓展;
正式启幕的第八届进博会,迎来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4108家境外企业,超过43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再创新高……
不断增长的数据背后,是中国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的实力支撑。

第八届进博会展馆布局。王初摄
平台——全球企业锚定中国信心不变
从“一”到“八”,进博会一路风雨兼程。
近年来,全球经历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供应链产业链动荡等多重挑战,不少国际展会或延期或缩减规模,甚至停办。中国在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同时,始终坚守开放承诺,确保进博会年年如约而至、届届提质升级。
从保障参展商顺利入境到优化展品通关流程,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到搭建线上对接平台,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中国推动全球合作的努力,这份“八年不断档”的坚持,不仅是中国开放决心的生动体现,更是为动荡的世界经济注入稳定力量的重要实践。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郑重承诺,成为八年来从未动摇的行动纲领。
八年间,中国开放的决心愈发坚定——从第一届为数十个最不发达国家免费提供标准展位,到第八届延续这一温暖举措,“一个都不能少”的普惠理念贯穿始终。
“进博会真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平台!”31岁的阿富汗小伙子阿里·法伊兹,便是其中的受益者。“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开幕时看到新闻,已来不及参加,第二届又擦肩而过,直到第三届才如愿来到现场,至今再也没有缺席过。”
今年,阿里·法伊兹又带着阿富汗手工羊毛地毯六赴进博会。“进博会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了解并且喜欢上了我们的手工地毯,每年都收获不少订单,希望今年能得到更多的市场认可。”
市场引力催生合作深化。德国SYR汉斯希尔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全勤生”,正是这一理念的见证者与受益者。从2018年首届进博36平方米的展位到如今的180平方米,面积扩容背后,是从“展品变商品”的跨越,更是从“民用到商用”的突破。企业还遵循进博会“6+365天”理念,在其位于中国总部的园区内打造了实景体验馆,还原进博会上亮相的全屋好水服务方案。
汉斯希尔CEO威利的感慨道出心声:“我们通过这个平台获得了多个交易团的深入交流,还有幸参与行业的标准讨论与制定,我想这是技术积极交流的结果,我们对进博会充满信心。”
如汉斯希尔一般,170家海外企业和27家机构成为连续八届参展的“全勤生”,这一数字背后是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前七届进博会超5000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无疑是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的“东方暖流”。这份暖流,既流向汉斯希尔这样的全球跨国企业,也滋养着阿里背后无数的阿富汗普通家庭;既支撑着发达国家的技术落地,也助力着发展中国家的民生改善。

第八届进博会拉开序幕。王初摄
期待——中国机遇为全球注入确定性
伴随着新老朋友们再赴“东方之约”,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持续向全球输出。
“八年来,进博会持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在产业共振、创新共融和生态共建上的深度互动,这对迎接当下全球挑战和AI浪潮意义非凡。”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表示。
肖松透露,自2018年首届参展以来,“全勤生”西门子在前七届进博会上接待超400个政府与企业参观代表团,与超200家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
随着进博会再度拉开序幕,更显中国之需与世界之盼——今年的进博会,还吸引了12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同比增长23.1%;非洲产品专区企业数量激增80%,充分释放零关税政策红利;虹桥论坛首次围绕“增强全球南方经济韧性”和“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展开研讨;创新打造的“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品牌正式启动……
正如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所言,进博会已从单一展会升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面对全球格局的深刻变革,本届进博会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从“一”到“八”起航而后跨越,进博会的成长书写着中国答案。当世界经济遭遇“不确定”寒流,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发展的机制做实、把合作共赢的方式做活,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新动力。
“世界上没有其他盛会,像进博会一样让我们如此投入其中、全力以赴。”作为“全勤生”之一,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说,他们已提前预约了第九届进博会的入场券,“因为与中国携手同行28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一个充满增长、创新与美好的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策划:吴焰 徐冲 金煜纯
编辑:姜泓冰 黄晓慧 轩召强
记者:唐小丽 马作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