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来了!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建立农民退休制度、加强对医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保护等等,都是今年代表委员的热点话题,把话筒交给他们,一起来听两会好声音。
【范小青委员:建议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
社会有分工,家长不是老师,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养、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而不是具体教孩子怎么做作业。给小学生家长减负,其实也是给小学生减负,更是让教育回归初心,回归根本。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 范小青
【王学坤委员:建立农民退休制度】
建议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以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王学坤
【符宇航代表:加强对医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保护】
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对医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保护,使这两个职业成为令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全国人大代表、自贡市轻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长 符宇航
【刘希娅代表:建议有性侵记录者不得从事未成年人工作】
要建立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预防和发现机制,防患于未然。建立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资料库并实现全国联网、公开,与未成年人相关的工作岗位不得录用有性侵犯罪记录者,加强未成年人预防性侵教育,普及防性侵的相关法律知识。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 刘希娅
【阿来代表:抗疫文艺作品要有水准,需更深入思考】
文艺和抗疫之间,和任何一个重大社会事件之间都“自然会有反应”,抗疫文艺作品需要有深入思考和反思,一定要保持作品的水准和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作家 阿来
【方燕代表:建议增加被性侵儿童精神损害赔偿】
密切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改进程,建议在监护人职责方面增加性教育职责,同时也建议增加被性侵儿童精神损害的赔偿。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方燕
【陈静瑜代表:建议武汉封城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
今天的中国公共卫生发展急需体系的完善或重构,也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文化基础和社会的支撑,把每年1月23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可以时常提醒民众保持健康意识,让公共卫生理念融入社会文化,使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陈静瑜
【朱建弟代表:对协助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者追责严惩】
监管机构和社会各方应共同正视相关利益者协助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在处罚上市公司的同时,对于协助造假者也要严肃追责惩罚,迫使其产生敬畏之心,从源头上消除造假隐患。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 朱建弟
【汤亮代表:网络平台传播公共卫生、治病养生等资讯须严管】
在抗击疫情时,有些网络媒体特别是五花八门的“公众号”散布了不少各地疫情的不实谣传,发布了不少非专业的防控疫情的知识。虽经国家权威部门迅速辟谣,以正视听,但由此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不可小觑。
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抓住这次疫情爆发、全国人民关注公共卫生资讯的契机,迅速出台严格管理各类网络平台传播有关公共卫生、疾病治疗、保健养生等方面资讯的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董事长 汤亮
(整理:人民日报客户端 闫俏秀 边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