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气矿:答好“三道题”,天然气日产量实现“两级跳”
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2021-09-20 00:06

8bf81ddcca19b021774379b1acdeec38.jpg9月17日,站稳600万新台阶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天然气日产量今年已成功实现两级跳,全力投入西南油气田“上产500亿”新会战!该气矿负责人表示,年底前,随着双鱼石、龙岗西和川西致密气井陆续投产,日产量有望突破700万立方米。

在高质量发展中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川西北气矿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聚焦时代命题,走好龙门山前新的“赶考路”,续写新时代天然气大发展壮丽篇章。

赓续红色血脉 解答忠诚信仰的“单选题”

四川盆地龙门山前带是气矿油气勘探主战场,也是工农红军传承革命信仰,播撒长征薪火的红色热土,几代石油人在此耕耘不辍。作为新中国油气勘探奠基者和“石油师人”入川第一站,“我为祖国献石油”在这里扎根。

国企如船,信仰就是压舱石。一甲子风雨洗礼,龙门山前初心荏苒。川西北石油人坚持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与党同心同向,始终因势而动,应势而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根据党和国家需要,针对性制定发展目标。

“十三五”以来,川西北气矿党委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落实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工作重心放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推天然气大发展西南增长极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中考量,先后制定以储产量“两个历史超越”为核心的百亿气区规划、以“4251”新内涵为构架的“双百亿”大气区发展蓝图,有力有效扭转长期亏损被动局面,为低成本高质量发展赢得优势和主动。

党的百岁华诞,该气矿启动“龙门山前党旗红”党建品牌工程,在干事创业中书写忠诚,以“双轮驱动”汇聚“六力齐发”,双向融合生产经营与党建,汇聚党建源动力,点燃发展引擎。

聚焦群众福祉 做好宗旨理念的“加分题”

9月10日,嘉陵江边永宁铺,当年红四方面军鸳溪口渡江点,设计日处理量140万立方米,现代化的龙岗西礁滩气藏地面建设工程即将投运。

沿着红军战壕和渡江指挥部遗址,一条连接厂区和公寓的员工休闲步道正紧张施工,取名“征气古道”。川西北气矿党群部门负责人表示,充分利用资源地红色资源,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显性化载体,既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和石油文化软实力,又塑造了良好公众形象。306eb9d4a8c7573cc83492b1eb9bb46f.jpg

发展质量高不高,员工评价是答案。该气矿始终把员工群众放在顶层设计高位,站稳群众立场,推进“惠民二十条”落地见效,不断提升员工获得感。

“守着金银库,走着幸福路。”在剑阁天然气净化厂,500米长的健康步道依山傍水,漫步森林工厂天然氧吧,悬空栈道与生态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员工和附近村民的网红打卡点。

川西北气矿从衣食住行提升一线员工幸福指数:聚焦“急难愁盼”,5个食堂、9个厨房完成食堂标准化建设;基层井站标准化厨房设施齐全,员工不用离开井站就能吃上可口饭菜;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改装观音配气站自来水管道,化解偏远井站用水难题……

塑造品牌党建 落笔高质量发展“证明题”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道能否发展的选择题,而是如何发展的证明题。在发展中体现质量效益,提升硬核实力,是摆在国企面前的时代命题。

今年8月开始,一场以“龙门山前党旗红·我为党旗添光彩”主题大讨论在川西北气矿全覆盖展开。

解放思想为什么?立足岗位怎么干?随着“4251”目标纵深推进,超深高压气藏勘探开发等新工艺、新技术进入“无人区”,亟需创新观念,开拓前行,攻克制约勘探开发瓶颈技术。d7b2daed3ddc73fea641dc4df6d953c9.jpg

龙门山前带地质结构异常复杂,是国内公认“一超两高六复杂”勘探开发禁区。必须将地层作为斗争对象,打开解放思想总开关,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冲破阻碍发展的瓶颈难题!

8月15日,川西北气矿首口百万产量单井诞生,双鱼001-X8井日产气定格在102.47万立方米。

积极探索高产井培育模式,该气矿以“少井高产”助力深层气藏效益开发。分析投资与产能盈亏平衡点,以科研创新模式赋能高产井培育,采用水平井、大斜度工艺井提升优质储渗体钻遇率;钻采一体化环评批复及单井地面工程设备模块化、橇装化,环评周期减少两个月,单井建设平均工期缩短17天。

8月25日,全国低碳日。双鱼石区块,西南油气田复杂地形含硫气藏首个无泄漏示范区和甲烷排放管控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有望减少碳排放4737.31吨,减排效果逾50%。

打造新时代党建和天然气全产业链创新创效双标杆企业,建功川西北,不跃龙门誓不休——可以肯定的是,川西北气矿党建软实力正在不断成为推动“4251”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张文 刘永柯 刘梅)

责任编辑:张文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