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记者打卡钢城文化新地标:钢·美术馆里探寻“钢铁符号”
鞍钢日报2022-02-16 19:19
在因钢而建、因钢而兴的钢都鞍山,工业文化始终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虎年春节前夕,位于铁东区湖营街3号的钢·美术馆向鞍钢职工和市民免费开放,迅速成为鞍山市文化艺术生活中的亮点和网红打卡地。日前,本报记者来到这里,用镜头探寻这个钢城文化新地标里的“钢铁符号”。
据悉,钢·美术馆由鞍钢房产物业公司与鞍山师范学院国学中心合作打造。建筑为原鞍钢党校礼堂,总建筑面积为1050平方米。改建后,作为鞍钢房产物业公司转型发展标志性项目,按市场化运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远眺美术馆,代表老工业基地气息的红砖和耐候钢板作为建筑外部装饰,呈现出浓厚工业氛围。走入美术馆大厅,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位于大厅中央的双螺旋楼梯。楼梯由鞍钢生产的钢板焊接而成,它不仅是连接两层展厅的通道,更能够给观众带来双重的空间体验感,其充满现代感的钢铁雕塑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开馆首展,《工业·城市精品展》让观众大饱眼福。以工业题材与城市印象为主题的60余幅画作,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崔全顺近20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画家用浓重的配色和巧妙的绘画手法,反映出钢城人民创新实干、奋斗自强的感人画面。
风雪中的老火车头、矿山采场挑灯夜战、火热的钢厂、检修现场作业的工人……一幅幅画作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和技法,表现出震撼人心的场景和引人深思的意境,让前来参观的人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在感受钢铁之美的同时,也增强了作为钢都人的骄傲与文化自信。
美术馆内部除展览空间,还设有艺术工作室、咖啡厅、西餐厅等,具有文化展示和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还将举办绘画、摄影、雕塑、陶艺等艺术展览,以及音乐欣赏、诗歌朗诵、书画学术研讨会等艺术活动,进一步推动钢城文化交流,提高钢城人民艺术欣赏力。
责任编辑:胡婧怡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