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将“思政”与“艺术”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打造实践育人品牌“艺术点亮红土地”。
一、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创作和社会实践深度融合,探索校地合作共赢新模式
围绕在实践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传播中提升城乡 审美韵味、文化品位,“艺术点亮红土地”团队结合实践育人、大众美育 传播等理念,对接各地各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红色文化主 题性创作及展览、红色文化墙绘制作、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历史文化 名人及革命先驱人物塑造、新媒体内容发布等,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 合作模式,促成了数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带动了一批大学生返乡就业扎根乡村建设。9 年来,“艺术点亮红土地”师生团队先后在深圳梧桐、惠州,江西莲花、广昌、石城、瑞金、井冈山,湖北武汉、枣阳等 12 个乡镇完成实践活动。创作艺术作品 415 幅,绘制 300余平米主题墙绘 12 个, 在 14 所中小学开展艺术知识讲座、绘画技法培训逾万人次,并建立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5 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7 个。

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 甘祖昌精神主题性故事墙体创作
二、打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路径,在实践育人中提高人才培养质效
作为湖北美术学院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之一,“艺术点亮红土地”项目团队融社会实践活动于专业教学(艺术实践课程)中, 采用以课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为重点的网络化课程思政体系。在专业教学中挖掘思政资源,汲取思政元素,提升项目理论化高度。在社会实践中检验专业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增强育人实效。在亲身参与中教育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敢闯敢创”的意志品质。 “艺术点亮红土地”实践育人品牌在历时9年中共有420名学生参与,其中项目团队参与 104 人,志愿者团队参与 316 人,并在“乡村振兴”与“艺术城市”实践育人历程中,带动大学生返乡就业 389 人,项目传播覆盖学生人数已超过 1.5 万人。

江西省莲花县 甘祖昌干部学院思政课程合作项目
三、开辟在线思政教育新阵地,积极探索网络育人新方向
2020 年,“艺术点亮红土地”微信公众号正式成立,将思想政治教育转移到互联网新阵地,开始对网络育人进行初步探索。《听我们讲东湖故事》是由美院师生联合武汉东湖风景区“大李文创村”推出的一档新青年对艺术城市与乡村振兴的栏目,以“艺术武汉”为出发点,深入东湖,捕获东湖文艺气息,发掘武汉东湖文化元素,提升东湖文创水准。《听我们讲甘祖昌将军故事》是由美院师生联合萍乡市甘祖昌干部学院推出的一档艺术青年筑梦乡村的栏目,深入地方挖掘红色文化经典故事,提升红色土地文化软实力。这些成功案例将“思政”+“艺术”实践形式融入日常教学的丰硕成果,以专业实践类课程建设为主搭建“政校地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实现当代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

线上公众号网络思政育人
湖北美术学院认真贯彻“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托学校“红色美术文化研究中心”,打造“艺术点亮红土地”实践育人品牌。将艺术实践与课程思政融合到城乡规划建设的国家战略中去,取得了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双丰收。(杜鹃、刘锋 刘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