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忙糯乡:把乡村振兴之根深植于绿水青山中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李发良严兴勇铁梅2022-05-23 20:13

临沧7.png

“哈咧啰双江来,哈咧啰忙糯来,哈咧啰氧吧来,哈哈咧咧凉爽爽……”唱着即兴改编的歌曲,行走在“天然氧吧”,游客朋友们神采飞扬、流连忘返。这是日前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忙糯乡小坝子村乡村旅游中的一个场景,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清凉的忙糯乡成了游客的向往之地。

临沧1.jpg

忙糯乡位于双江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49千米,全乡面积230.2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7万亩、人均1.8亩,有林地面积15.6万亩、森林覆盖率68%,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9℃。辖10个村委会73个自然村,有130个村民小组5939户20526人。

近年来,忙糯乡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乡村振兴之根深植于绿水青山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让群众搭上“致富车”,走上“幸福路”。目前,全乡种植马铃薯3950亩、产值1580万元,茶叶27848亩、产值6457万元,烤烟5036亩、产值1600万元,甘蔗8671亩、产值1874万元,核桃42191亩、产值1509.4万元,坚果11024亩、产值80万元,黄精、三七等中草药材2150亩、产值600万元;全乡生猪存栏28488头,家禽存栏84469羽,大牲畜存栏4884头,山羊存栏5045只,蜜蜂养殖2634箱、蜂蜜产量11.5吨。2021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9900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86元。

微信截图_20220520082132.png为了更好推介高原特色农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加群众收入,忙糯乡着力开发乡村旅游。依托30万亩国家森林公园、大浪坝水库、黄河水库等绿色资源优势,打造集乡村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农业、拉祜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小坝子乡村旅游景区,成为“村在林中、屋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临沧3.jpg

小坝子村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上,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理事长和党支部书记,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推行“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这两年,来我们寨子的游客很多,我家的土鸡、鸡蛋、蜂蜜、荞粑粑等都能卖得好价钱,一天能收入1000多元呢!”小坝子村面搓组拉祜族村民张老保激动地说。随着乡村旅游的悄然兴起,忙糯乡群众通过创办农家乐、制作高原特色火腿腌肉、腌制木瓜等渠道增加收入,逐步走上了“产旅”融合的发展之路。

“忙糯乡的优势是绿水青山,出路也是绿水青山,我们将以林长制、房长制、河(湖)长制‘三长制’为抓手,切实保护好林地、耕地和水资源,守护好绿色家园,巩固好绿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忙糯乡党委书记欧阳明说。

责任编辑:李茂颖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