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南边的小镇,如何让好风景与新经济相得益彰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2022-07-26 09:21

人间仙境,不在世外,在桃源。

近年来,地处江苏最南边的小镇——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以“水乡森林”为基底、变生态“颜值”为经济价值的发展路径愈发成为广泛共识。然而今年,桃源镇却将发展笔触直指“产业更新”,看似“出其不意”,却有严丝合缝的内在逻辑。

面对愈发紧张的资源禀赋和有限的土地空间,“产业更新”成了桃源镇持续提升产业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继而匹配“水乡森林桃源”发展定位的必然选择。

为此,全镇上下吹响了“产业更新提速年”的发展号角,以产业更新迭代促进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用最好的生态环境集聚最优的产业资源,让好风景与新经济相得益彰,全力实现产业更新和生态优势的“双向奔赴”。

产业更新蓄势增能

培育转型升级新动力

产业更新重在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实现“腾笼换鸟”,让沉淀资源充分释放。这不仅是桃源镇做好“挖潜”工作的必由之路,也是优化零散化、碎片化产业布局的内生需求。

“腾笼换鸟”,先要“腾笼”。今年以来,桃源镇完善高质量发展产业扶持政策,发放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561.5万元。此外,通过“三优三保”工作,腾退一批亩均税收低、污染严重、能耗高的产能。“今年以来,我们完成‘三治’治违拆旧销项175亩,完成‘三优三保’拆旧300亩,其中168亩通过市级验收。”桃源镇副镇长马云生说。

“围绕低效工业用地整优提升,全镇上下系统梳理2800余亩低效工业用地,划分6类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目前已完成整治412亩。”桃源镇党委委员刘勇表示。

“腾笼换鸟”,重在“换鸟”。在“换”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发挥政府回购作用,苏州桃花源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并快速实施产业更新一期项目。“目前,已拟回购6个连片地块及部分低效工业企业地块,确定集中连片产业更新先行地块633亩,已启动更新面积184亩。”桃源镇党委副书记汝文英说。

与此同时,桃源镇不忘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快推动企业自主更新,鼓励企业合规进行改扩建,加大技改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亩均税收。其中,嘉凯泰电子专用材料项目便是企业自主更新的典型代表。

虎年伊始,嘉凯泰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正式开工。从高污染的喷气织造到高科技含量的新材料,嘉凯泰的蝶变之路标志着企业自主更新实现“凤凰涅槃”,也象征着桃源以昂扬姿态迈上了产业提质的新征程。

“挖潜”之路,步履不停。近年来,桃源镇统筹推进税收协同共治、租赁企业管理、安全环保监管等各项工作,倒逼低效工业企业整优提升,上半年累计挖掘税源超500万元,为提升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动力”。

招商引育提档升级

注入经济增长新活力

在产业更新面前,桃源有动力、有毅力、有能力。然而,配套设施的缺乏、地理位置的局限、产业结构的单一,成了横亘在高质量发展面前的“拦路虎”。仅仅依靠“小镇做题家”的苦干实干显然还不够,用好“杠杆原理”、借助外部资源“撬”动自我腾飞乃桃源镇的“当务之急”。

7月13日,苏州桃花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了桃源镇开展招商引育工作的“金手指”。“公司主要向本地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开展扶持,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同时,我们也和东方国资合作,成立桃源产业直投基金,对本地乃至吴江范围内的优质项目进行直投,以投促引,吸引优秀项目入驻桃源。”汝文英说。

与此同时,桃源镇积极运用以商引商、载体招商、乡贤招商等多种方式,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农文旅康等新兴产业,开展项目招引。“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客商54批次,开展‘云洽谈’10次,招商选资项目库储备各类项目30个。此外,我们积极推进铜罗邻里中心项目,成功签约桃花源智能制造产业研发等5个项目,计划投资4.3亿元。”桃源镇副镇长阮贵华介绍。

对地方和企业而言,作出“换新鸟”“换赛道”的决定或许过于艰难,实现产业提档升级也不是非要“改头换面”,智改数转这一“小动作”在关键时刻便能“四两拨千斤”。对此,苏州富士精工电梯有限公司深有体会。

富士精工的“智改数转”之路始于2016年。2020年,该公司的电梯门板制造车间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021年,公司被认定为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星级上云企业)。

“智能车间使平均生产成本降低了5%以上、数据可追溯性提升60%以上、设备OEE提升10%、生产能力提升10%以上。”苏州富士精工电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建平说,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反复多发,智能制造大幅降低人工依赖性,很大程度缓解用工难题。

为了让更多企业尝到“智改数转”的“甜头”,桃源镇强化指导申报服务,今年以来,启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申报市智能示范车间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在线新经济企业4家、“苏州制造”品牌入库企业6家。上半年,全镇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8家,华源控股等4家企业项目入选2022年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

重点项目持续发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7月19日,在小黄蜂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施工地,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让身处“后疫情时代”的桃源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小黄蜂科技一期项目产销两旺的发展劲头,也成了桃源镇产业更新“初见成效”的有力印证。

据悉,小黄蜂科技一期项目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主要生产缠绕机器人、纳米缠绕膜等产品,并提供后段智能化包装解决方案。项目已于2020年投入使用,产品远销美国、德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等91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代理商,与中石化、华为、小米等世界知名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我们是2018年决定来桃源的,比较看重苏州这边的投资环境,对比了很多地方,最后被桃源镇的招商诚意感动了,所以决定在这里扎根,而且打算把桃源这边的公司作为上市主体,从明年开始启动上市工作,希望能够成功登陆北交所。”小黄蜂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王瑞帮说。

王瑞帮介绍,目前在建的二期项目包括厂房和宿舍楼等单体,总建筑面积22000多平方米,主要为金刚码垛、麦斯泰克、奥特威尔等品牌事业部提供研发和生产基地。二期的建设,将进一步发挥企业科技优势,加大有效投入,通过创新驱动和产品研发,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小黄蜂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桃源镇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产业结构的“推陈出新”让桃源集聚经济发展新动能,休闲方式的“更新换代”更是让桃源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3年前,在桃源最南端,与乌镇隔河相望的是一块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用地;3年后,这块企业用地“摇身一变”,成了桃源森林旅游度假区,它是桃源镇用“世界级料子”精心打磨运河畔、森林中“世外桃源”的新尝试,也是探索“退二进三”新模式,实现乡村振兴的典型范例。

从艰难谈判,到达成腾退协议,再到整体拆除和重建,桃源镇花了3年时间。如今,百姓对高品质休闲生活的期待和想象变成了眼前的“实景”。这个依托全镇4.5万亩平原森林资源,以运河为核心,集度假、康养、田园、文创、亲子和商业会务于一体的多元化文旅产业,不仅成了桃源百姓的休闲娱乐好去处,也成了苏州乃至长三角百姓微旅游的度假胜地。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遍布于全镇的优质产品和项目,将产业转型推向最高潮,也让桃源镇产业更新提速的思路脉络愈发清晰。

今年以来,全镇上下9个市、区重点项目累计投资8.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4%;桃源森林旅游度假区项目有力推进,首开区167亩地块整体完成约80%,商业街、小镇中心已封顶,禾风农场、游客服务中心文创市集等投入运营;嘉凯泰电子专用材料项目已投入试生产;步步高互联网产业园、小黄蜂智能科技(二期)、罗太化纤项目有序建设;乐庭家居总部基本完成;衣之道智汇产业基地、澳缘盛新材料项目正办理规划许可证;九里桥村文旅项目的方案设计逐渐完善……

产业发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

上半年,即使存在疫情对冲影响,桃源镇依然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11.73%;工业总产值103.21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同比增长27.89%……

在产业更新和生态优势的共同加持下,桃源的发展活力正转变为区域高质量动力,助力产业能级再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大步迈向高质量。关于“林海寻梦”的新鱼米之乡、新江南空间的现实模样已跃然纸上,就在桃源。(黄新泉)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伟健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