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揭牌
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频道王昊男2022-07-31 16:23

7月29日,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要素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峰会以“创造数据价值——新场景、新模式、新生态”为主题,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朝阳区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联合举办,共设置主旨演讲、成果发布、合作签约和圆桌对话四个主要环节。

峰会发布了数据托管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国内首个可服务企业数据跨境场景的数据托管服务平台。平台是在朝阳区政府支持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研发完成,可为数据跨境流通的安全性、合规性和便捷性提供保障。

在本次峰会上,北京CBD联合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共同打造的“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全市首个服务数据跨境市场实体窗口亮相

依托数据托管服务平台,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朝阳区副区长舒毕磊、北京金控集团副总经理李岷为中心隆重揭牌。

记者了解到,作为服务数据跨境市场的全市首个实体窗口,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将结合CBD在产业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北数所在数据交易方面的专业优势,形成“1+1>2”的合力,提供全国领先的数据跨境咨询服务,切实解决企业数据跨境流通过程中的痛点问题。

揭牌仪式后,香港诺华诚信副总裁金鳞向CBD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牛海龙正式递交了中心成立后首家企业服务受理申请。下一步,北京CBD将在招商服务中心开设咨询服务现场办公窗口,为跨国公司提供政策咨询、合规需求对接等系列专业服务。通过在国家数据监管框架下,探索数据跨境传输安全规范,针对数据流通服务制定专项保障政策,更好地服务跨国公司业务开展。

未来,该服务中心将为企业开展数据跨境业务方面节约成本、提供便利,同时拉动数据产业规模,激发数据跨境流动市场需求,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安全健康发展,为企业开展数据跨境业务提供全链条、高价值专业服务。

多个项目完成签约,涉及出行气象等服务

《北京公共数据开放白皮书》在此次峰会上重磅发布,全面展示首都北京在数据治理领域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白皮书指出,截至目前,北京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总量达4.3万人,全站总浏览量累计3.8亿次。

峰会上,北京市经信局、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北数所联合推动筹建的“AI数据标注库平台”在全国首发,平台支持建成人工智能数据开放社区,数据集总量达1.3万余套,形成了“汇聚-标注-开放-交易”的全链条产业服务。

签约环节,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路12306科创中心、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与北数所签约,落地全国首个交通数据专区,专区汇聚了铁路、民航、客运等交通出行数据服务,通过票据核验产品为用户提供综合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

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数所就首个全国性气象数据专区进行合作签约,将依托中国气象权威全面的数据资源,提供优质、精准、实时的气象信息服务,并基于用户在交通运输、海洋导航等场景下的应用需求,上线定制化的伴随式气象服务产品。

此外,中国光大银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北数所围绕金融、能源、科技等垂直行业领域的重要数据应用合作进行了集体签约。

标杆城市发力 共推数字经济创新化发展

依托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京市持续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催生数字经济新业态、新产业。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市GDP比重为40.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918.1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市GDP比重达22.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8%),高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

2021年,朝阳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区GDP比重逐年提升。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唐建国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加快《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颁布实施,形成配套制度规则体系,构建更良好制度环境。同时,加大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开放力度,提供更优质数据要素;遵循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引导创建更安全可靠高效生态体系。他说:“北京还将维护好更加有序的市场交易流通秩序,让北京继续保持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成为数字人才、企业实现创新梦想的摇篮。”

朝阳区副区长舒毕磊介绍道:“立足数字经济核心区的战略定位,朝阳区紧抓‘两区’建设发展机遇,围绕服务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率先出台《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工作方案》。”在该工作方案的指引下,朝阳区正在加快布局建设“一核一廊、四圈多点”的数字经济新蓝图,积极打造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要素交易市场,推动首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潘俊强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