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拼经济 | 战旗村:经营好村庄 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
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四川日报2022-10-19 10:16

 10月18日8时许,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柏条河畔的绿道旁,战旗村党委书记高德敏蹲下身子观察。作为柏条河战旗村段河长,他每周至少巡河两次,“检查围栏、水质,看看有没有隐蔽的入河排污口。”   高德敏走得很慢,看得很仔细。“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感觉责任重大,工作要进一步做细做实。”高德敏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战旗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先后关闭9家污染企业,搬迁规模养殖场4户,常态化落实“河长制”,建成柏条河生态湿地,持续保持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景观。   记者来到乡村十八坊酱园坊,只见负责人刘畅熟练地把手工酿造酱油递到游客张学兵手中。4年前,刘畅回乡创业,与另一家人合伙开办了酱园坊。依托战旗村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刘畅的家庭年收入翻了3倍。目前,酱园坊年产量达10余万斤,“下一步还要扩大规模,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刘畅说。   “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除了工资、土地流转费,还有合作社分红。”战旗村6组村民苏运刚在田间挥动着锄头,一旁的村民张会兰种下一棵棵白菜苗,“刚收了水稻,虽然今年遇到高温干旱天气,但产量不比去年少。”   在成都市富友绿色调味品有限公司,也是同样的繁忙。53岁的生产工人陈正福通过机械化操作,将翻晒好的郫县豆瓣打包、装箱。“搅拌、调配、翻晒、灌装,全程机械化,这在几年前是不敢想的。”该公司总经理杨奎晒了一笔账:10年来,公司员工没有增加,年产值却翻了10倍,达到6000多万元。“目前正准备投入多元化产品线,打造郫县豆瓣升级产品。”   高德敏说,近年来,战旗村探索出“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建成乡村十八坊、壹里老街、天府战旗酒店、生菜基地等项目,解决了本村1300多人的就地就业问题,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5万元。   高德敏介绍,下一步,战旗村将结合实际做好村庄规划,继续坚持经营村庄的理念,“像经营家庭一样经营村庄,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提升村庄治理能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努力走在前列,把战旗村建设得更加绿色、生态、宜居、幸福、美丽。”

责任编辑:王永战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