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水利设计以精品工程打造水美乡村德安样板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江弘昀黎喻辉2022-10-21 16:34

在汇入鄱阳湖的众多河流中,博阳河缓缓流淌,作为德安人民的母亲河,2020年8月以来,随着德安县水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工程启动,以博阳河为枢纽的农村水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系列工程措施的治理后,博阳河49公里长的干流及其205公里长支流旧貌换新颜,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人水和谐景象。

图片5.png

博阳河现状

德安县磨溪乡多年来洪患灾害肆虐,当地居民魏建忠说道:“我家四年淹了两回,2017年的时候水满到家里淹了80公分,2020年的时候淹了75公分,现在这个工程建好了,我们再也不担心来洪水了。”水系连通项目实施后,通过实施清淤疏浚、拓宽河道、岸坡整治等工程措施,当地防洪保护圈得到巩固完善,区域内的村镇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大大降低了农田受淹、房屋冲毁、人员伤亡等洪灾事件的概率,减轻了洪水灾害对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的威胁,县域农村水系整体防洪能力得到了提高。据统计,项目实施后可大大减少沿河102个村庄、约5.4万居民的洪灾损失,防洪除涝受益面积达13.25万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博阳河河水的清,可不只是源于活水之清,还在于生态治理之效果。当笔者走近博阳河,鱼翔浅底、沙鸥翔集、水草婀娜、两岸遍绿,一幅水美画卷徐徐展开。然而,几年前的场景却并非如此,之前,河道的崩塌导致两岸的大量泥土被冲入河床形成淤积,河流经常浑浊不堪。为重现一渠清水,工程对河道进行了整治疏浚、拓宽,在河道两岸设置生态护坡,维持河道岸线自然蜿蜒的同时,保持岸坡、河势稳定,使得生态岸线率占岸线总长百分比84.5%,另外,为了有效减少河道污染源,项目新建集镇生活污水治理设施9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5处、农业面源污染处理设施16处、丰林污水处理人工湿地1处;实施水土保护,区内矿山生态修复935亩,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取得良好效果。

依托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德安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用水美乡村带动乡村振兴。在德安县丰林镇大美紫荆水系连通景观点,大棚蔬菜、精品民宿、生态农庄一应俱全,一个风光旖旎的农旅小镇渐成规模,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体验农事乐趣。在水系连通的其他节点上,“一乡一园”“一村一品”正推动水系美蜕变为产业美,高塘“5G+生态康养”万亩生态产业园、车桥9村联合菌菇产业基地等集体经济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实施,乡村发展潜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图片7.png图片6.png

图二、三:欣欣向荣的农旅小镇

如今,大批参观者慕名而来,学习水美乡村德安样板的宝贵经验。2020年,德安县入选水利部、财政部公布的第一批55个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的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名单。2022年6月,在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的2020—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实施情况终期评估结果中,德安县被评估为优秀等级。

图片8.png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一群人的不懈奋斗,走进工程项目部,墙壁四周挂满了锦旗,这是来自地方社会各界对工程建设者们的最美礼赞,在工程竣工典礼上,沿河的乡亲们自发买来了烟花礼炮,礼花绽放,点燃的是千家万户的水美乡村幸福生活。项目现场,工程总承包方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军贤说道:“中铁水利设计致力于提供一流的水生态、水环境改善服务,在德安水系连通项目中,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承建各方不断攻坚克难,将民心工程、生态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在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同时展现央企担当。”

图片: 钱瑞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王丹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