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腾讯内容科技·美好内容品鉴会”于12月20日在北京举办,大会以“每一刻,都值得”为主题,探讨如何用精品资讯产品提升用户体验。
业务革新,为好内容作者提供更多支持
“相较于单纯的消遣娱乐,人们现在更关注价值提升。”腾讯新闻负责人何毅进在会上表示,腾讯新闻将在内容供给、内容推荐和价值创造三个层面进行业务革新。从用户角度出发,在进一步提升内容准入的质量标准,增加精品内容的广度、深度与多维丰富性的基础上,着眼于长期价值,探索多层次丰富内容推荐体验。同时将联动优质作者,对内容去芜存菁,为追求创作好内容的作者们提供创作助、合作资源、成长扶持三方面的扶持。
腾讯公司副总裁栾娜表示,品牌营销同样需要不断转变,思考如何推动各层级用户真正成长为品牌挚友。而在这一过程中,基于高品质内容的心域营销就成为品牌全域营销中促进感性理性沟通和达成用户深度认可的杠杆。
栾娜列举了腾讯新闻在内容营销上的成功案例,指出高品质内容能够帮助品牌在心域达成“有行动、能陪你”“有同感、理解你”“懂事理、提升你”的沟通目标,让品牌与用户之间构筑起共存、共情、共勉的深度联结。
内容供给做“减法”,内容价值做“加法”
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介绍了腾讯新闻今年在内容供给上做的“减法”。在做内容“减法”之前,腾讯新闻认为资讯内容消费体验有三大问题: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问题、内容重复性问题和内容含知量挑战。
面对这样的现状,腾讯新闻决定过滤超过70%的低信息价值的内容,开启一场内容生态的新实践,去“重新定义用户单位时间内获得效用价值”,把优化单位时间内用户消费资讯内容的效用价值作为主要目标追求,而非单纯追求用户时长最大化,进而为用户提供效率感、获得感和共鸣感。
为了优化用户消费资讯内容的效率感,腾讯新闻提供7*24小时的新闻快讯,让用户能够所见即所得;提供创作工具,尝试简洁化、短化内容,让用户秒懂一个新闻事件;逐步开放腾讯新闻较真平台的经典谣言样本,帮助创作者更快对比和甄别等。
腾讯新闻科技、健康、财经等垂直领域的优秀创作者,如芯片工程师“老石谈芯”,儿科博士后、罕见病领域医生“王大仔一直都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兼独立经济学家“谭雅玲”等,也在现场分享了创作优质内容的初衷与心得。
图为创作者老石谈芯、王大仔一直都在、谭雅玲。
据介绍,腾讯新闻从2016年开始,陆续出品高品质人文访谈类节目以及纪录片,如《十三邀》《和陌生人说话》《星空演讲》《我的青铜时代》等,收获了良好口碑。由腾讯新闻首席主持人陈晓楠主导制作的节目《hello树先生》也将于2023年上线腾讯新闻平台,她通过直播分享了该节目的情况。
陈晓楠的讲述从一棵树的使命带入到一群人的使命。她说道:“在这个内容创作中,我们集结了中国最专业的植物学、生态环境学、野生植物动物学家等朋友,成为我们的‘森林探索官’,他们将和我们一同去往中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三大林区,寻找最有魅力的树,以故事化的方式来讲述这些树的魅力,并以独特的深度视角解读中国广袤的自然生态和它背后的社会意义。”
此外,2023年将有一个特别的大型媒体行动,那就是由CCTV-6电影频道、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与腾讯新闻一同出品的《一日为师》。《一日为师》中的青年演员将从历年入选电影频道“星辰大海青年演员优选计划”的演员中遴选产生,他们将和资深的老戏骨一起学习、同台飙戏。这次大会,王鹤棣、王梓薇等8位青年演员也通过VCR送上了对节目的期盼。
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透露,腾讯新闻将在「人文.洞见」、「社会.向善」、「商业.知著」和「科技.文明」几大赛道方向下保持长期持续的内容关注。
技术创新,打造精品内容生态体系
腾讯新闻技术总经理杨宣介绍,腾讯新闻还将建立体系化的精品生态承接机制,包括关注生态的强化,增强精品创作者的分发私域感;从更多维度匹配受众,建立更智能的精品内容推送机制。
腾讯新闻营销中心负责人朱云欣详细分享了心域营销的作用及构建逻辑,介绍了心域营销的探索案例。
朱云欣介绍,腾讯新闻心域营销探索将重点围绕三个维度展开,一是促沟通,升级内容制作能力、扩展内容形态;二是扩触点,全方位线上线下高效利用优质内容;三是提经营,在内容心域到品牌私域的经营路径上发掘更多可能。
继前两届提出“人机协同 内容共生”,“心怀好奇 打开眼界”后,今年,腾讯新闻明确提出精品资讯的价值主张,希望能够携手优质创作者,追求提升单位时间的信息消费的价值密度,让用户的每一分钟阅读都能拥有获得感和共鸣感,让“每一刻,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