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念好“牛经” “犇”向振兴
科右中旗融媒体中心张敏张泽蒙2023-02-06 22:23

近年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不断深化“做牛文章”的发展思路,把牛产业作为引领农牧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养殖基础好,市场前景广的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走进科右中旗吴巴根那养殖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的棚舍、草料库、加工草料的机器设备一应俱全。在牛棚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儿正在悠闲地晒着太阳,时不时发出哞哞地叫声。“目前,合作社主要以西门塔尔牛为主,这个品种综合性最优,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高。”吴巴根那介绍时说道。

该合作社发起人吴巴根那是科右中旗发展肉牛产业、带动百姓致富的代表,从事经纪人工作已有十几年,从单打独斗到成立合作社,他见证了肉牛产业的发展变化。

为带动嘎查农牧民共同致富,他于2015年成立科右中旗吴巴根那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并积极引导农牧民加入合作社,把原来散户手中的肉牛集中起来,做到生产标准化,合作社目前已有社员21户,育肥肉牛规模已达到1500多头。同时他还免费为周边农牧民传授科学养殖技术及常见病防治技术指导,在吴巴根那的积极带动下,周边许多农牧民、养殖户转变观念,通过发展肉牛产业走上致富路。

农牧民科学饲养肉牛。.JPG

农牧民科学饲养肉牛。

2021年是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养殖户谢海龙实现转变的一年。两年前因为一次工伤使得他没法继续在外打工,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他转换思路,主动找到有丰富经验的科右中旗吴巴根那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巴根那寻求帮助,在了解到肉牛产业行情后,他决定学习肉牛养殖知识和技术,在吴巴根那的帮助下,顺利加入吴巴根那肉牛养殖合作社、办下低利率贷款、学习肉牛养殖技术。

走进谢海龙家,他正在自家草料库里忙碌着,他将喂牛的草料放入搅拌机进行加工,把储备好的饲料装车后给牛儿放入食槽,这是他每日必做的一项工作。凭借勤劳和学习到的经验技术,他把自家的牛儿养的膘肥体壮,规模不断壮大,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最开始购买了20多头肉牛开始养殖,如今已发展到50多头,吴老师会给我提供技术,在买牛卖牛方面帮助我拓宽渠道,这两年收入很可观,更加坚定了我做大肉牛养殖的信心。现在的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没差多少了!”说到这两年的变化,谢海龙露出开心的笑容。

在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浩特化嘎查养殖户张志文家的牛棚里,吴巴根那正在为张志文夫妻俩解答他们在肉牛养殖方面所遇到的难题。张志文告诉记者,起初夫妻俩做卖捆草生意,因一次偶然在吴巴根那了解到肉牛养殖产业的好前景。2019年,夫妻俩购置了第一批小牤子,养了几个月后出手收获了肉牛养殖的“第一桶金”,尝到甜头的他们决定继续跟吴巴根那学习肉牛养殖,扩大养殖规模。

针对肉牛购进和销路问题,作为科右中旗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的牛经纪人,吴巴根那会尽己所能地提供帮助,亲自带他们去科右中旗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上及周边地区专业化牛市选购优质牛种,帮助拓宽售卖渠道,在一系列的帮助下,夫妻俩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

吴巴根那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的牛以西门塔尔为主。.JPG

吴巴根那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的牛以西门塔尔为主。

“吴理事长在我养牛的的过程中给我提供很多指导,在买牛卖牛方面为我牵线搭桥提供渠道,教授我养殖技术和知识,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浩特化嘎查养殖户张志文说道。

养殖户谢海龙在自家草料库忙碌着。.JPG

养殖户谢海龙在自家草料库忙碌着。

如今,越来越多周边的农牧民会主动找到吴巴根那请教肉牛养殖方面的技术,通过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农牧民收益不断提高,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吴巴根那表示,下一步,合作社会将肉牛产业继续做优做强,带动更多的农牧民过上富足的好日子。

科右中旗立足资源优势,强抓生态建设、重点突出特色和优势产业,推动全旗肉牛产业扩群增量、高效发展。2022年,全旗牲畜存栏稳定在203.41万头只,其中,牛存栏38.83万头,同比增长10.51%;能繁母牛25.82万头,同比增长10.53%;肉牛存栏达到34.73万头,同比增长3.40%;育肥牛存栏达到4.03万头;肉牛养殖户3万户,肉牛养殖合作社500家。

责任编辑:翟钦奇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