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援青:讲好教育援青故事 谱写民族团结新篇
人民日报客户端青海频道高登刘雨瑞2023-06-12 14:42

为全面展现教育对口帮扶机制赋能海北教育提质增效的制度优势,立体展示山东教育援青取得的丰硕成果、成功经验,宣传报道山东在加大援青基建项目投入、智力援助帮扶、援派干部教师、交往交流交融、异地办班等方面的帮扶举措,为新时代教育援青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山东教育援青团队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着教育援青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讲好鲁青两地育人育心的动人故事,推动教育工作与民族团结相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

山东教育援青团队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新闻宣传工作论述,在山东省援青管理组的坚强领导下,提早布局谋篇,压实援青宣传政治责任,提高思想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牢宣传思想基石。

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山东教育援青团队制定了《山东省教育援青信息宣传情况统计表》,采取量化赋分的考核方式,建立“月通报、季考核、年表彰”机制,定期召开四县山东援青挂职局长宣传会议,确定教育宣传的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活动方式,制定报道选题搜集、调查采访、信息上报、典型挖掘、发布推广等工作方针。

开展技能培训,互学互助成长

为切实增强教育团队宣传报道能力素养,魏伟局长借助海北州教育局的资源,开展了提升干部公文写作能力沙龙,邀请州委统战部涉藏科科长丹晓峰与援青通讯员宣传分享公文写作经历和能力提升经验体会,从提高内在功夫和外在功夫两个角度,就新闻稿件、新闻亮点等内容为援青通讯员传授采编技巧;还邀请海晏农商银行党支部书记、青海省摄影协会会员余超同志开展手机摄影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通讯员摄影水平和信息宣传工作能力。通讯员还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分享各自在新闻编写、视频编辑、宣传报道等方面的学习成果,充分宣传好经验、好做法,互学互助。每次刊发的报道,都会转载到山东援青宣传群、山东援青全体教师群、海北州教育局工作群,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广泛宣传动员,积极营造氛围

山东教育援青团队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主阵地作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广泛进行宣传动员、积极对接中国教育报、山东省教育厅、闪电新闻、青海日报、祁连山报社等官方媒体,综合利用纸媒、网媒、电媒等各类媒体平台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努力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的宣传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宣传任务,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切实增强了山东援青宣传的覆盖面和传播力,提升了宣传的引领力和影响力。

2023年,山东教育援青团队开展的部分工作,先后被各级政府公众号、各类媒体报道147篇(次),市(厅)级政府公众号、省级及以上媒体报道125篇。其中,山东两高校与青海海北州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青海海北教育管理干部来到山东滨州研修、鲁青结对学校开展联合教学教研活动被中央媒体报道;山东援青教育团队寒假工作纪实、山东教育援青团队开学工作报道、鲁青教育对口支援开年活动纪实,被山东省教育厅媒体客户端、海北州政府公众号宣传推广,山东援青教师先进事迹报道、鲁青名师工作室系列工作纪实被海北州教育局公众号连载报道,实现了教育援青特色工作重点宣传。

积极提炼总结,挖掘亮点特色

围绕教育援青工作,山东教育团队积极提炼总结宣传工作,深入了解受援地区教育工作重点、难点、亮点,深挖学校、师生、家长等需求,找准报道切入点,努力构建有特色、有亮点、有创意、有突破的宣传模式。

援派海北州特殊教育学校的聊城教师毛永宽,面对的是一群身有残疾的孩子。针对部分孩子无法到校接受教育的情况,毛永宽老师拿起教材、背上背包,开始了他顶风冒雪、翻山越岭的送教之旅。援青局长魏伟得知情况后,派出通讯员与毛老师沟通采访,并撰写了《情牵特殊学生,暖心送教上门》的报道,广泛宣传毛老师为特殊学生送教上门的感人事迹。报道被山东生教育厅、闪电新闻、山东省录用宣传,青海省发改委支援合作处专门派出拍摄团队,拍摄毛老师支教、送教的宣传片,树立了山东援青教师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美好形象,展现了鲁青深厚情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援青教育团队注重不断总结宣传工作经验,挖掘宣传工作亮点,讲好教育援青故事,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宣传报道,助力提升山东援青教育重点工作、特色工作、整体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在以后的工作中,山东援青教育团队会以更加有温度、有态度、有广度、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全面展现山东援青的工作重点和亮点,唱响山海情深的主旋律,传播鲁青有约的好声音。

责任编辑:刘雨瑞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