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叶县: 路通百业兴 步步皆成景 一号公路串珠成链
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毕京津2023-07-13 17:53

盛夏,烈日炎炎、凉风习习。驱车沿着串起蜿蜒的涂有红黄蓝三色的彩虹公路上,蜿蜒曲折的公路如玉带飘在青山间,沿线的村落则像宝石般镶嵌其中、闪闪发亮。

1号公路沿线的辛店镇常派庄村千亩桃园里,硕果累累,鲜红的桃子千姿百态。游客手持手机,迎着徐徐和风,尽情打卡拍照。

“1号公路建成后,辛店镇也借此机遇,积极打造文化体验、田园牧歌等特色旅游,扎实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等深度融合,迎来许多新机。”谈到1号公路,辛店镇党委书记董泽赞不绝口。

叶县辛店、保安、夏李、常村等4个山区乡镇位于桐柏山系和伏牛山系交界处,虽然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但地处偏远,一度全部为省重点扶贫开发乡镇,贫困人口曾占到全县贫困人口一半以上,而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实施,4个乡镇依山区特点发展黑李、桃子、艾草等特色种植,但因交通不便,产业发展规模受限。

被称作“长城之父”的楚长城,在叶县南部山区蜿蜒60公里,人工墙体、关隘、城址、烽火台、兵营遗址、古道等长城要素最为齐全,也无奈被“锁”山中……

在脱贫攻坚正吃紧的时候,叶县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修建“叶县辛常线扶贫道路”,这条公路采用PPP模式融资11.1亿元,全长94.151公里,是当时省级贫困县——投资最多、建设里程最长的地方公路。

本着“近村不入村、近景不入景”的原则,扶贫道路在没有路的山间沟壑穿梭,如同“银线串珠”般把深藏山中的景点有机串联起来,辐射带动周边118个建制村14.3万余人发展特色产业。同时,该公路几乎与蜿蜒的楚长城平行、与红二十五军当年的长征路线重合,可带动当地旅游业快速入轨发展。

刘文祥村是一个山区村,以前村里一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助刘文祥村的村民脱贫致富,辛店镇鼓励该村依托丰富的荒山、荒坡和水资源,发展黑李、油桃种植。

以前“俺们村交通不便,果子熟了,我就得骑着三轮车到很远的地方去卖,现在路修通了,果子在地头就卖了。”童路军充满了希望。

游人多了,刘文祥村村民经营起了小吃、小卖部等,带动了蒲公英、土蜂蜜的销售。瞅准商机,村里发展“农家乐”的农户就有十几家。

围绕着这条公路,叶县很多规划的蓝图渐渐变成了现实。辛店镇小杂果种植发展到3万余亩;保安镇建成了乡村旅游如火如荼,民宿常常一房难求;常村镇发展种植两万多亩艾草、丹参等中草药,引来多家中草药深加工企业及种植大户;夏李乡整合项目资金建设伞业产业园,打造伞业小镇,此外,叶县为每个贫困村建有村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随着1号公路修建,4个山区乡镇的厂房变得炙手可热,中草药加工、电子元件组装、绢花制作等产业吸纳了大量村民就业……

“叶县1号公路贯穿南部山区核心地带,不仅串起了绿水青山,催生了金山银山,还让许多人享受到了“诗和远方”,更有力推动乡村振兴跑出了“加速度”,而这条通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彩虹大道,也在叶县山乡居民心中升起了彩虹。”叶县县委书记徐延杰说。

责任编辑:任胜利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