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大巴”,让上海智能医疗落地青海这个高原县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陈霞琼肖鑫2023-07-24 00:32

近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人民医院门前多了一辆特殊的大巴车。一位就诊牧民走上车完成CT检查,所拍影像实时传送到2700公里外的上海,由AI系统和上海专家一起做出精准诊断——上海多家援青单位推出的“移动CT远程智能专家影像会诊”,率先在我国高原县级医院中实现应用。

图片1.jpg图片2.jpg

在玛沁县人民医院投用的“移动医疗一体车”

据介绍,这项远程影像会诊技术融合了车载高清CT成像技术、5G远程通讯技术、AI辅助诊断技术、影像专家复核会诊等先进技术和工作机制,可有效解决高原地区CT合理配置困难、影像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帮助缓解牧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上海援青医生、玛沁县人民医院院长朱鑫璞介绍,玛沁县人民医院目前拥有青海省唯一、载有40排CT “移动医疗一体车”,在中国移动援青团队、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市嘉定区高科技援青企业的合作下,实现了“移动医疗一体车”从“1.0单机版”向“2.0医院内部互联互通版”和“3.0远程智能专家影像会诊版”的移动CT影像诊断升级。

“通过基于5G技术的云影像系统,我们可以在上海实时会诊2700公里外的西部县级医院的X线、CT以及磁共振等影像检查资料,并出具影像诊断报告。”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主任罗禹说,通过“AI辅助诊断软件+影像专家双复核”,可以确保远程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理论上,可以同时为更多受帮扶医院提供这样的远程影像会诊支持,让更多偏远地区老百姓在当地就能享受到上海医院的影像诊断服务,同时带动当地医院影像技术与诊疗水平的提高。

图片4.jpg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主任罗禹远程会诊读片

在玛沁县卫生健康局局长赛忠看来,上海援青以来在远程医疗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让设备多走路、让信息多跑路、让牧区群众少跑路,能在当地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技术成果,是玛沁卫生福泽民生的一件大事。

据中国移动援青干部、玛沁县副县长辛刚介绍,中国移动帮扶玛沁县期间,在远程会诊、应急救援、远程示教、移动医护等方面充分利用5G优势,提升医疗效率和诊断水平,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促进了医疗资源共享下沉。

据悉,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将在远程超声、远程病理、远程手术指导等方面,加强对玛沁县人民医院的技术支撑。

(图片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提供)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