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召开“数字领航”——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合作暨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会,贯彻落实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佛山开展企业技术改造专题调研时的指示精神,部署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近年来,南海在推动制造业当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紧紧把握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打好“政策、市场、人才”三个联动组合拳,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先行一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会议上,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表示,要大力推动南海数字领航和企业技改工作,坚定数智引领的航向,加快数智转型的步伐,深挖数智产业的宝藏,增强政企协同的合力。只要大家携手共进、主动转型,南海一定能够抢抓新风口,竞速新赛道,打造新标杆,推动南海“智造强区”建设再上新台阶,为佛山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政策升级: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
今年6月,南海在全国县区率先发布《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撬动社会力量投入“算力、算法、数据”三个核心要素,构建“6+N”体系,即“一套组织架构、一批算力平台、一个产业基地、一大批市场主体、一揽子政策措施、一系列产业活动”以及N个行业模型,赋能传统产业。短短3个月过去,南海步履不停,迅速落实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在本次会上正式发布《佛山市南海区推动制造业“数字领航”发展扶持办法》,再次拿出真金白银支持行业发展。
专项支持惠产业。相较于过去实施的区级数字化政策,本政策有三个值得关注的内容:一是瞄准人工智能等最新数字化赋能技术,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应用推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评选、人工智能应用产品推广、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推广、人工智能社会推广活动等多个角度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行支持;二是创新增加场景、安全两个方向,数字化示范场景细化到具体的超100个细分应用场景,通过场景直接体现如何使用数字化工具解决实际具体的问题,真正打造一批可以“拿来即用”的数字化应用示范,针对数字安全建设的奖补也首次纳入区级政策;三是降低示范类奖补政策的适用门槛,设立更为全面的应用奖补条款,惠及更多中小企业数字化。
技改赋能优创新。技术改造同样是保持制造业旺盛生命力关键的密码。近三年来,南海累计为企业办理技术改造项目备案1426个,涉技改总投资超321亿元,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近日公布的广东省工信厅公布第五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中,南海再有4家企业上榜,目前共有15家企业入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会上也为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授牌。
市场迸发:涌现数字经济新生态
南海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为主,联合共建,开放共享”的思路,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深化行业互动,促进资源共享和供需对接,畅通区域资源内循环,随着更多合作伙伴加入,不断激发产业内生动力,涌现出多方参与的新生态。
一方面,小场景大产业,覆盖更多领域。生机体现在市场的活力,同行者多了,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今年6月,南海提出“AI+产业”的理念,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以细分行业共性场景为着力点,以小场景解决行业问题,为传统产业降本增效,焕发新活力,玉器、门窗、建筑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行业。本次会议上,“AI+工业”“AI+制药”“AI+医疗”“AI+营销”“AI+法律”“AI+合同”等一批新应用场景的对外发布,覆盖行业越来越广。
AI+工业降成本。南海正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而AI大模型的推广带来了新的路径。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国华分享了“AI+工业”的丰富场景,其中纺织领域的边织边检应用,将工业视觉的成本从10万级别降到了5千元以下,可节约50%生产值机人员,减少80%以上布料损耗。
AI+营销促转型。金赋科技通过数据治理和AI技术,解决企业缺乏高效数据分析及决策能力等问题,为企业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的营销洞察方式,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AI+制药提效能。一方制药是南海中医药产业集群的领军企业,已实现从中药材种植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目前,一方制药与华为合作,通过引入大模型能力,为中药原料自动筛选、分类提供高效支撑,模型还能自动识别同一味药材的产地,相较于传统手工方式,效率提升500%。
AI+法律优服务。而在服务领域,熊猫AI依托国内独有的原创双大模型技术、高质量法律语料库和知识图谱,可为用户提供智能问答、结果预测、案情摘要、文书编辑和合同写审改等智能法律服务;“让天下人轻松享有优质法律服务”。
AI+医疗解难题。唯智医疗构建了以影像智能诊断+远程诊疗+AI健康语言交互模型为核心的智能云平台,并通过提供疾病筛查服务,帮助解决基层疾病筛查及诊断难题,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AI+合同强护航。中科天目则带来了“AI+合同”应用,基于AI比对能力,可对文字进行比对,对印章、语义进行风险分析,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合同风控服务。
另一方面,小起点大合作,聚集更多资源。自6月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揭牌,以及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以来,南海受到各方关注,紧抓发展契机,统筹运用“创享南海”粤港联合孵化器等资源,遵循“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丰富合作伙伴,支持培育产业发展。
共建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南海区政府部门、运营商、服务商、产业联盟等共同成立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选址中国联通三龙湾智算中心。该中心拥有本地通用算力2万核,联网智能算力200P,通过联通骨干网络直连广深超算中心。联合实验室将为南海区企业、高校、初创团队等提供免费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发测试环境、优质的算力供给服务、优惠的专享政策,以及专业的算法开发团队服务,推动AI+本地特色产业领域的模型研发,推动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为南海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动力。科研成果应积极推进产业化和商业化,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再添新伙伴。前期合作的成果为市场注入强心针。继与中国电信、阿里云签约成为首批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合作伙伴之后,在本次会上,中国联通、华为与南海区政数局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南海第二批大数据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将在智能算力服务、大模型能力输出、垂直领域人工智能模型研发等方面深度合作。
“AI+产业”获得首笔投资青睐。会上,探物智能、灵泽万川、中科天目、盈元智能、众云通信等5家AI初创团队宣布入驻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成为南海AI产业的生力军。其中,中科天目与佛山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投资协议,获得首笔投资,是首个得到投资机构青睐及投资的项目,证明了南海“AI+产业”的市场价值,对产业发展起到较好的示范效应。未来,相信也有更多项目看好南海选定南海,带来源源不断的优质投资,为南海经济添砖加瓦。
人才培育:催生数字经济新活力
除了市场,人才是数字经济领航的另一个关键要素。在推动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南海对外借脑,对内挖潜,双管齐下解决人才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创造新就业形态,不断催生数字经济的源头活力。
专业人才强支撑。本次会上邀请了联通、华为、蒙娜丽莎等企业作了主题分享。同时会上发起成立了南海区“数字领航”30人会,由专业院所专家、高校学者、产业集群牵头服务商、产业链龙头企业负责人等组成,既有业内权威专家,又有本地企业家,将围绕数字技术助力产业集群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和价值链条升级,搭建沟通交流矩阵平台助力产业集群建设的方向往前推进。
产教融合育新苗。继续推动落实大数据人工智能“苗圃计划”,深化政企校联动,推进产教融合。在本次会议上,正式启动2023年佛山市AIGC多模态训练师学院赛,在市、区政数部门的支持下,南海区大数据产业协会,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等本土院校积极参与赛事。南海将力争通过赛事、研学、实习等多种方式,让更多本地学生深入了解产业AI应用场景,通过校企联动强化人才培养、就业支持、创业发展,留住更多人才。同时,依托数字就业场景的灵活性,探索数字经济下打破时间、空间和身份限制的就业新形态,以“大平台+小终端”模式为更多劳动者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