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阳光柔和宜人,温度适中,到处洋溢着宜人的气息。此时,坐落于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金兰村境内的小城门湖湿地公园,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鸟儿在湿地水面翱翔飞舞,芦苇、垂柳等水生植物随风舞动,把秋天的诗意刻画得无处不在。
村民张大爷拿着相机站在湖畔,满脸笑容,他说他在这片美丽的湖区生活了一辈子,见证了河湖环境的巨大变化,曾经污浊的水域,如今恢复了往日的清澈,现在湖边的步道干净整洁,成为村民喜爱的锻炼场所,环境的改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这里距城区仅8公里,交通便利,小城门湖湿地公园由黄梅堰、军列埂、观景台、桃花岛四个区域组成,其中湿地生态景观绿化面积26000平方米、亲水台100平米、栈道1200米,游步道1300米、观鸟台1个,宣传长廊380米。小城门湖湿地公园的建成,不仅保护周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还提升了小城门湖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而这一切正是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落实“河湖长制”建设美好家园的缩影,这里,因水蝶变,水美乡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党委政府与群众肩并肩、手拉手、携手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体现。
一面湖,不仅是一道美丽风景线,还是一道民生幸福线。近年来,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好“保护”和“发展”的问题。
推动河湖长制让河水长治。柴桑区城门街道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河长制为抓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水美乡村,打造生态宜居家园,推动乡村绿色发展。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坚持把落实街道、村两级河湖长制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围绕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等方面,有效形成了河长负责、村级共治、社会参与的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城门街道河长办按照“清河行动”方案,对小城门湖进行水源保护和“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通过对小城门湖湿地公园水域和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清理,放置绿色宣传板、悬挂横幅等方式提高河湖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一河(湖)一策”治理方案,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确保人员落实到位、职责落实到位、制度落实到位,保障河湖长制长效落实。
推动河湖长制做到群防群治。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和悬挂条幅、设立环境卫生公示牌、禁止乱倒垃圾警示牌,发放宣传彩页,结合村规民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持续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营造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使“保护环境人人参与,美丽环境人人共享”的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在巡湖中,街道、村河长积极向群众宣传河水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邀请广大村民积极监督,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投身水环境治理的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如今,旧貌换新颜,每到季节,小城门湖湿地公园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游客在湖边拍照留影、视频直播,处处都洋溢着幸福感。干净秀美的环境,也让村民借生态环境之美,在村庄开起了农家乐,村民收入逐步得到提高,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生态环境改善既美了“面子”、又富了“里子”,让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rmrbj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