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万安县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调查研究中实行选题、破题、解题环环相扣的“闭环式”管理,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学选题,聚焦重点不散光。制定选题方案。围绕12个方面内容,聚焦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市委“三区”战略、打好“十大攻坚战”和县委实施“八大行动”目标要求,制定印发《关于在全县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调研方向细化为党的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等不同领域。认领选题方向。县级领导干部结合分管工作分管部门、联系乡镇联系村、联系项目联系企业选定调研课题,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逐个把关、一一审核”,确定36个调研课题、8个正反面典型案例。做好选题保障。同步建立调研行程安排备案制度,统一协调调研时间、科学安排调研人员,做到既分工合理、协作有序,又尽可能减少基层负担,推动全面高效开展调研。
坚持靶向破题,掌握实情不走样。下沉一线实地察。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情况在一线掌握等“九个一线”工作法,“四不两直”直奔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三新”组织等一线前沿,综合运用个别走访、统计分析等方式,进行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弄清楚最全面的数据,找寻到最直接的矛盾。特别是针对工业园区建设等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依托“书记领航”项目,对非公经济党建提质、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和产业规模等开展专题调研12次,现场办公解决问题28个。开门纳谏集良策。畅通“开门纳谏”渠道,大力推行县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挂点联系制,深入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人大代表联络站,近距离、面对面地倾听广大群众和企业述求、征求意见建议;深化推进“千名干部访万家”活动,调动基层党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积极性,以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三包”模式,充分收集社会各界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所思、所想、所需。座谈交流促提升。采取政企恳谈会、乡贤恳谈会等多种线下座谈形式,共同研究在招大引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上的好点子、新思路。比如,在“双节”期间,开展“万安籍博士家乡行”活动,邀请40名来自工业、农业、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人才共谋家乡发展,现场签约人才合作项目47个。
坚持合力解题,成果转化不落空。会商会审推进度。围绕36个调研课题,组织召开调研情况交流会3次,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会议,逐一归纳整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一课题一清单”要求,建立问题、责任、任务三清单,实行“周调度、月报告”机制,动态跟踪调研进展情况。上下联动补短板。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抓整改、补短板,对照清单逐项销号,确保件件有落实。在化解信访积案方面,创新实施“143+N”溯源治理、三级说事制度,依托三级综治场所和各级综治队伍力量,对全县3件信访积案在一个月内全部化解,实现国家信访局交办万安信访积案“清零”。转化运用促发展。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照清单举一反三,在建章立制上促转化、求长效。针对人才引进乏力、人才短缺等问题,深化“万安英才”计划,出台“博士八条”;针对项目监理履职不力等问题,出台《在建工程执行监理例会会议纪要制度》,进一步规范项目监理要求。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