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围绕打造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能源基地,加大光伏新能源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光伏绿色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秋时节,走进磴口县装备制造产业园中的内蒙古华闽建材有限公司新能源管桩产业基地,伴随着施工现场轰鸣的机械声,往来有序的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厂房主体钢结构施工建设。
据华闵建材有限公司磴口县新能源管桩产业基地项目技术总工卢长江介绍,项目已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钢结构安装已完成50%左右。钢结构厂房安装大约在11月底施工完成、土建施工大约于11月中旬全部完成。整体项目将在年底前达到试投产的运行条件。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具有制作简便、强度高、钢度大和可制成各种截面形状的优点,特别是沙漠、戈壁地带被广泛地采用的一种桩型,是集中式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华闵建材有限公司磴口县新能源管桩项目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一期投资1.6亿元,占地80亩,建成后可年生产600万米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可满足光伏新能源项目年装机量400万千瓦,年产值3.6亿元,年上缴税收约2700万元。项目计划2023年12月25日完成全部工程建设,2024年2月正式投产。
“我们采用的工艺,包括管桩的长度还有设备,在同行业来说都是比较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人工智能化控制,可以提高效率。预计将在未来带动15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卢长江骄傲的说到。
近年来,磴口县利用乌兰布和沙漠丰富的光能资源,大力发展光伏绿色清洁能源,先后引进国电投、大唐、国龙等11家企业,建成光伏装机容量77万千瓦,发送绿电量15亿度,截至2023年底,磴口县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62万千瓦。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光伏绿色清洁能源产业,磴口县围绕打造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能源基地,做强光伏清洁能源“主链”,延长光伏设备“链条”,加大完善产业配套,不断提高磴口县域光伏企业产品的“地产地用”,着力打造产业融合、上下游协同、联动发展的光伏产业集群,满足磴口县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截止目前,磴口县已先后引进2家新能源光伏装备制造企业,总投资2.8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均实现税收达5700万元,带动当地200余人实现就业。为推动磴口新能源全产业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