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人大代表的牵线搭桥,闲置的厂房终于租出去了,实在是太感谢了!”说起困扰3年多的闲置厂房得到解决,位于浙江湖州市德清经济开发区(新市镇)的湖州万腾实业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吴远红就满脸欣慰。在镇人大的牵线搭桥下,该企业目前已有2400平方米闲置厂房成功出租。
德清经济开发区(新市镇)有不少老旧工业厂房。德清县人大代表、浙江永安时装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陈鹰在调研中听到不少呼声:很多企业经过改造提升后的标准厂房都租不出去,大家很着急。热心的陈鹰写了一份建议提交到新市镇人大,马上就有了答复。
结合代表建议,新市镇制定出台了《盘活存量工业厂房实施方案》,通过腾笼换鸟结合产业园精准招商,有效破解空间闲置与项目落地缺乏载体的难题。目前已招引项目23个,固定资产投资7.28亿元,消化闲置厂房面积8.08万平方米,实现了闲置空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陈鹰高兴地说:“在县人大的指导下,如今,老旧园区改造新增空余厂房已纳入到县里‘招商一张图’,政府帮忙引进招租很放心,也是发挥了人大的桥梁作用。”
闲置厂房是制约当前发展的短板,却是未来发展的资源。截至2022年底,德清县累计空余厂房面积103.9万平方米。今年3月,湖州市人大在新市镇蹲点调研期间,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提出了“盘活闲置标准厂房”重要课题。围绕这一重要部署,德清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四个紧扣”、凝聚“四方合力”、构建“四大体系”、形成“四督联动”、实现“四性提升”的“五个四”工作原则,聚焦破解低效用地、碎片化用地,聚焦全县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后半篇文章,在助推盘活闲置厂房、拓展项目落地空间上精准发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钟管镇坚持“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抓手,实施“一名责任领导+一名中层领导+一名联络员”的“三个一”工作机制,采取拆除改造、择优引进、退二优二等多种形式,为园区企业提供差异化改造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共改造完成自用厂房项目12个,厂房出租出售引进新产业项目15个。
禹越镇出台举措四方发通告,吸引外地企业租房购房。在吉祥鸟共创小微园里,生产正忙的浙江获希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占永权介绍,他们原本在杭州有800平方米的厂区,得知这里有举措,今年就来买了1360平方米厂房,用于公司的软水化技术设备研发制造开发,预计投产后年销售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
委托第三方也是盘活闲置厂房的一招。洛舍东衡众创园目前有闲置厂房6万多平方米,如何让闲置厂房产生效益?县人大代表、东衡村党委副书记陆英田心中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与其他人大代表、村干部共同商讨对策。最后将众创园委托给第三方衡安物业进行日常运营管理,为园区内企业做好服务。如今,已经有5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成功引进项目入驻。
据德清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黄向阳介绍,今年,县人大制定出台了《德清县人大助力“三个一号工程”聚焦扬长补短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行动方案》和《落实“四张清单”组织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助力“三个一号工程”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和代表履职优势,不定期邀请企业家、人大代表与政府相关部门,以标准厂房利用为主题开展政企恳谈会。
同时,在召开主管部门座谈会等基础上,推动部门制定出台《德清县租赁厂房工业投资项目准入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租赁厂房工业投资项目质量管理,使项目质量和产业能级得到提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存量厂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和优化,资源利用率和贡献率大幅提升,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截至目前,在各级人大的助推下,全县改造完成自用厂房项目94个,厂房出租出售引进新产业项目77个,改造后厂房利用率约76%,剩余可租售面积76.5万平方米。另有14个项目被纳入全县专业产业园范畴管理,目前此14个产业园引进项目169个,已建成厂房利用率约85%,剩余可租售面积21.5万平方米。预计至年底,全县可消化存量闲置厂房90万平方米左右。
(王力中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