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发新型无人机亮相
人民日报客户端吉林频道郑智文2023-11-22 19:30
垂直起降后在空中可实现长时间飞行,还能挑战零下40摄氏度、海拔5500米以及7级强风等极限环境……这是一款新型无人机交出的答卷。
近日,在第25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下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科研人员自主研发制造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正式亮相。
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供图)
“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可以实现竖直状态下的垂直起降,起飞后,又可以实现正常的平飞,气动效率高,飞行时间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白越介绍,垂直起降让这款无人机在起飞时无需在跑道上滑跑,大大提高了使用上的便利性。
据介绍,这款无人机可实现“大载重+低能耗”,能效利用率高,有着优秀的载重能力和续航时间。目前,主要使用新能源锂电池提供动力,最大平台为200公斤级起飞重量,在油电混合动力下,可实现12个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间。此外,这款无人机雷达散射截面积小且飞行时噪音很低,高速巡航和垂直悬停间可自由切换,执行任务更灵活。
“这款无人机采用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多旋翼’的气动布局,旋翼在垂直起飞时,会提供向上的抬升力,而转为平飞以后,旋翼就转为水平的推力。”白越介绍,团队历经15年的研发,在包括驱动系统、传感器数据融合、飞控系统及算法等在内的全技术链路中,拥有80余项技术专利。
目前,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电力和能源巡检、公安警用、农林业监测、测绘等多种长距离任务需求。
责任编辑:郑智文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