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黄瑜鹏卓建番陈鑫炜2023-11-26 09:30

南安市是全国千亿县、综合实力百强县,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

近11年来,南安市经济总量连跨11个百亿台阶,突破1600亿元大关,工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形成石材陶瓷、水暖厨卫、机械装备、日用轻工四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文体旅两大新兴产业的“4+2”现代产业体系。

撤县建市三十年,如今的南安市站在新起点,将目光聚焦在如何作答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彰显南安担当,向全市上下发出如何“赢得区域竞争新优势、激发爱拼会赢新斗志、展现县域发展新作为”三个时代命题。南安市委书记张桂森表示,南安市以主题教育、“三争”行动为抓手,系统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安实践“5+6”图景,努力在福建省发展大局中当主力、挑大梁。

引领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南安市把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推动主题教育各重点任务走深走实。

为持续深化主题教育,南安市开展“践行新思想·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南益电脑针织厂、金鹿集团、蟠龙工业区、山美水库、雪峰寺等考察点,在重走历史足迹中重温重要论述;组织领导干部赴浙江、福州、宁德、晋江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福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宁德“四下基层”及泉州“晋江经验”等先进理念、先进做法,将所学所思所想转化运用南安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打造新型工业化标杆城市

心无旁骛做实业的南安,创新出台“四好四更优”22条措施,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更新、更优的发展环境。以融资贷款接续、要素供给保障、办事审批服务、执法监管态度“四好”亲商惠商助商,以产业配套、创新生态、市场环境、企业家队伍“四更优”安商护商兴商。据了解,南安市依托定期调度、“钥匙+鞭子+戒尺”大督导、“136”工作法等长效机制,共走访各类企业6400多次,收集生产经营问题700多个,解决困难问题226个。

为打造新型工业化标杆城市,南安市着力构建“雨林型”产业生态圈,谋划多条全产业链千亿生态集聚带,布局18个小微产业园。围绕打造高新产业新高地,举全市之力推进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三安半导体、利昌新材料等高科技项目加速投产,芯谷科创中心、联东U谷半导体科技产业港、泉厦空港产业园等高端孵化载体火热建设,总投资超48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和总投资58亿元的九牧智能家用机器人产业园等项目接续落地。

构筑体感舒适的26℃之城

近日,南安市医院首批病区搬迁工作圆满完成。据了解,南安市医院新院区新院区嫁接引入上海大学、长三角医师联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等先进医疗资源,成为南安市打造“26℃之城”的生动实践。南安市人民政府市长王连赞介绍,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南安市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成为民务实、实干争先的生动实践,努力让市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南安市始终将八成以上财力投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民生领域,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00多所、在校师生32万多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69家、医疗机构床位6953张、卫生技术人员6602人。目前,南安市正在大力推进总投资超30亿元的19所学校“教育提升工程包”、超50亿元的12个医疗项目,加速朝着福建省一流的教育强市、区域医疗高地的目标阔步迈进,越来越成为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责任编辑:钟自炜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