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新时代】骑手小哥的“新工作”
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北频道史自强2024-03-02 09:04

雨后,路面变得湿滑。在河北巨鹿县,“90后”外卖骑手丁晓梅的手机上显示,下一个送餐地点是当地的万达第一城小区。然而,刚进小区不久,他就听到哭声。

“我看到一辆三轮车侧翻在小区内一条正在维修的甬路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试图将车扶起,旁边还有一位正在哇哇哭的孩子。”丁晓梅说,由于三轮车加装了顶棚,自重较大,老人也上了年纪,动作吃力,而路上行人寥寥。

手机上尽管响起送餐即将超时的提示音。丁晓梅还是立马下车,帮老人把三轮车重新扶正,又和老人一块安抚小女孩,等孩子情绪好转,确认两人没受伤后,他便赶紧送餐去了。

“我临走时,老人一个劲的对我说着感谢的话。”丁晓梅说,他做外卖员4年了,时常在路上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今,他会“有意识”地伸出援手,因为不久前,他成为了巨鹿县‘古郡红骑’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去年8月份以来,巨鹿县委组织部以党建为引领,在全县吸纳了150多名快递员、外卖员,组建“古郡红骑”志愿服务队,鼓励骑手小哥在工作中实施爱心善举,参与公益活动或上报问题线索。

“看中的就是他们路线熟、活动范围广的职业优势,尝试建立一种新机制,激励引导这些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格局,为化解基层难题注入新生力量。”巨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玲说。

“我们快递员常年在外收发快递,经常会捡到钥匙、手机、钱包等遗失物品,还遇到过走失的儿童、摔倒的老人等等。我们下乡的快递运输车还遇到过有急事要搭便车的村民。有时随手一帮,就为别人解决了一桩大事。而成为志愿者后,感觉多了一份责任。”巨鹿县快递员张伟说。

古郡红骑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队员“移动探头”“流动哨兵”“社区熟人”的工作特点,做到问题线索早发现、早上报、早治理,避免“小问题”演化为“大麻烦”。

快递员宋晓勇回忆起不久前的一件事。“我送件走到东安街时,看见便道上一个井盖内有水不停往外涌,像小喷泉,路边已形成一些积水,行人有的绕着走,有的踮起脚尖走,非常不便。”宋晓勇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志愿服务队,同时,找来板砖铺设在积水中,方便行人通过。

在服务队联络下,小区物业人员很快带着设备前来维修。盯着维修完毕,宋晓勇才悄然离开,继续送件。“多亏他们及时上报,才能及时处理,否则时间再长些,住在一层的居民家中可能会返水倒灌,那时候麻烦和损失就大了。”物业工作人员胡龙强说。

见危即扶,见困即帮。运行几个月后,古郡红骑志愿服务队不仅帮当地群众解决了不少难题,还开始尝试更为深入参与到社区工作和基层治理中来。

“您好,这是您的外卖,我们还给您带来了一份反诈宣传单。”近日,巨鹿县不少居民在收到外卖时,还收到了骑手小哥派发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资料。“快递小哥们走门入户,弥补了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人手有限的短板,提升了普法效率,从而真正守护好群众‘钱袋子’!”巨鹿县风清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焕双说。

与此同时,巨鹿县召开“古郡红骑”志愿服务队座谈会,邀请骑手小哥们建言献策,助力基层治理。“我发现在北荣路等位置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缺少隔离护栏,安全性不足”“县烟草家属院片区一带垃圾影响市容,建议增加垃圾桶数量并加大清运频率”...目前,座谈会已召开5次,收集社会治理建议18条,落实完成16条,2条正在落实中。

巨鹿县本着广泛吸纳、自主自愿的原则,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当地还设立了激励机制,对践行志愿服务的骑手小哥进行积分,并通过积分换取雨伞、水杯、湿巾等对骑手而言简单但实用的生活物品。

截至目前,“古郡红骑”志愿服务队累计反映问题955个,参与志愿服务711人次。“基层治理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激活骑手小哥们的‘天线’和‘雷达’,让治理过程‘活起来’,就能让基层治理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李玲说。

“真的有被‘古郡红骑’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暖’到,他们好贴心!有一次我下班很晚,走过一段没有路灯的胡同,发现身后有个骑手小哥一直跟着我,一开始我还很警惕。后来等拐到有路灯的路段,那人就离开了。我才发现,原来他刚才一直在用车灯帮我默默照路!”巨鹿县群众赵璐说,“真心想对他们说声谢谢,是他们让这个城市有了温度!”

责任编辑:史自强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