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甲兰板村:以农为基 以文育旅 探索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2024-04-01 17:49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甲兰板村位于大青山脚下,东邻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南接110国道,西临大学城,北依敕勒川草原,自然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2036人、党员93名。近年来,村党总支积极发展农文旅产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步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甲兰板村先后荣获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示范村、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头雁”领航,因地制宜谋产业。曾经的甲兰板村缺少产业、村庄破旧,村民收入主要靠流转土地费、外出打工和失地养老保险。甲兰板村党总支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引导在外优秀人才返村建设家乡。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立足本村区位优势和人文底蕴,依托村内300多年历史的古庙、古戏台,大力推进乡村文旅招商引资,吸引各类企业投资兴业。目前村内的特色文创、马头琴音乐、研学、露营、民宿等业态相辅相成,累计接待休闲旅游人数突破100万人次。现在的甲兰板村不仅盘活了经济,许多外出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为村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精准定位,文艺领衔聚人气。甲兰板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点,瞄准“艺术+乡村”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产业振兴”的一体化发展路径,打造敕勒川礼物文创店、马头琴国际音乐厅、文艺广场、大地艺宿、麦田音乐舞台、马头琴工坊等文旅业态和服务设施,形成集食宿游购娱为一体的马头琴小镇。提前策划“五一”、暑假、“十一”等旅游消费季,邀请“青城融媒”等官方媒体,以及抖音、快手等网络博主进行采访体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甲兰板村迅速成为乡村文旅网红新地标。此外,通过建设马头琴小镇,实施管网改造、铺设路面、修缮房屋等一系列整治工程,让农村人居环境更加生态宜居、宜养宜游。带动村内闲置房屋出租改造为展馆、商铺、工坊、民宿等,实现村民增收400多万元。

紧跟热潮,研学教育添活力。甲兰板村瞄准中小学校开展农耕体验、劳动实践等研学需求,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党员带头动员所有村民入股,利用秀美自然风光和土地、房屋等资源建设旅游研学基地。利用村旧小学原址改扩建多功能厅5座,打造国学、陶艺手工等传统文化研学旅游体验区。整合村民闲置院落,建设研学实践工坊和学生就餐食堂。利用200亩村集体土地打造研学农耕实践园,种植各种蔬菜、瓜果、粮食等农作物。注重创新研学活动内容,在研学中注入本土特色,拓展中小学实践教育、“夏令营”、暑假“亲子游”等多种服务功能。运营期间,月平均接待学生1000多名、实现收入10多万元。

拓展延链,生态露营促增收。自2012年起,呼和浩特市启动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高标准打造“生态绿带”,如今的大青山前坡已经成为首府的后花园。甲兰板村党总支谋划启动畅游敕勒川营地项目,将20亩撂荒地变成集露营、烧烤、文艺演出、露天电影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露营地。项目紧邻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建设有50余个车位、4栋艺术屋、6栋蒙古包、6顶中型帐篷,拖挂房车12辆、自行式房车10辆,能够为团建、露营、短期出游等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吸引远近游客纷至沓来。项目运营以来,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打造3家各具特色的民宿、露营等项目,形成一定规模效益,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村民就业创业增收,共同描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责任编辑:翟钦奇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