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感染性疾病前沿进展与展望》发布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2024-05-04 22:36

近日举办的第二届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上,《2024感染性疾病前沿进展与展望》正式发布。本报告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牵头,联合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共同组建专项团队合作完成,借助外部专家力量,采用多源数据挖掘和专家智慧融合的方法,经过项目组反复讨论与交互研判完成。

这份报告汇集了全球感染病与传染病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了基础研究、诊断技术、预防策略、治疗方法、药物开发、疫苗研制、监测评估、政策建议等方方面面,为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借鉴。

“全球化、环境变化、人口流动、生物安全威胁等因素使感染病和传染病的防控在临着新的更加紧迫和复杂的局面。”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表示,新突发传染病不断涌现,耐药菌株相继出现,艾滋病、结核、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消除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距离完全消除这些重大传染病依然任重道远。他期待这份报告能激发更多协同与创新,切实解决相关难题,促进我国感染病学科体系与防控研究的完善,提升感染病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催生更多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报告》前言中指出,随着新冠疫情从大流行转段进入了地方性流行,“我们与微生物界的斗争,似乎再次进入静默期”,但学术界对长新冠的认知则开始逐步加深。全球加强了对于X病原体的大流行病预警、新发传染病的精准诊断,以及疫苗与药物等大流行准备情况。

对于未来,张文宏提到,下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相关事件,将聚焦在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升高带来的挑战。感染病临床研发热点将会出现井喷,包括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药物、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疗法、多个流感药物新靶点和新分子等。人工智能在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也将更为广泛。

记者了解到,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将紧盯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与成果,每年就领域内的重要进展做全面的评估与评述,既总结过去一年全球性的重要进展与不足,也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并形成感染性疾病前沿进展与展望的年度发展报告。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