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添动能 四川乐山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猛
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李凯旋2024-05-08 13:47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智改数转”不再是选择题,而成为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必答题”。去年四川乐山出台《关于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倍增计划的意见》,开启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聚焦“数智”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乐山先进制造业的产业版图愈发清晰。

微信图片_20240508113021.jpg

用好数据 工厂高效运转

拥抱数字化新浪潮,推进“智改数转”,是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举措,建设数字化工厂就是其中一条路径。

5月6日,在尚纬股份生产车间内,企业首席信息官颜亮锋正在对生产人员进行数字化系统教学,利用新进投用的车间“滴滴”叉车,运输任务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这个终端可以直接下派叉车任务,我们这边的滴滴叉车,可以选择需要运送的物品以及从哪个设备、哪个位置运送到哪里......”颜亮锋介绍。

大数据指引流程,精准配送到产线指定位置,轻重缓急、配送多少,有条不紊。透明的生产流程也让工人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每天该干什么”“怎样做才符合标准”。自动化生产线让生产作业最小单元的工位也智能化,生产现场可视化制造,成为了乐山制造业“智改数转”后的缩影和样板。

这些“看得见”的智能制造,离不开“看不见”的生产体系变革。目前,全市700余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已上云,打造数字工厂(车间)20余个,华构筑工成为全省首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五通桥化工园区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试点示范,德胜智能制造、金顶5G智慧矿山、尚纬智能制造等10余处试点上榜国省典型案例,数字产业化水平居全省第4位。

微信图片_20240508113016.jpg

融入数据 产品迭代更新

在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浪潮中,企业的自驱力十分关键。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崛起,乐山一拉得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左涛也意识到了制造业正在酝酿的新一轮变革:“数字化、智能化是大趋势,如果制造企业不拥抱这股趋势,就会被逐渐淘汰。”

一拉得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环保型非金属模块化预制舱式智能变电站的寒冻、耐高温、隔热好、使用寿命长等多重优势,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领先。同时,针对山区和高原等偏远地区电力变电站智能化、可视化能力不强,人工运营和维护成本高的情况,企业正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研发预制舱式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提高变电站运维智能化、可视化和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水平。

“建设预制舱式数字管理平台之后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感知,在远端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观测和全生命周期的运维和管理,大大减少了现场运维的次数和时间精力,也为公司营造了一个新的利润支点。”左涛告诉记者,一拉得预制舱式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研发进度已达50%,预计6月可以投用。

按照计划,乐山将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普及应用,打造数智硅谷,打通产业链,实现晶硅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对高能耗设备、工艺进行建模分析,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应用无人驾驶、无人值守、电子围栏、“3D”岗位等,提升生产效率、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装备、产线、工厂的转型升级。

微信图片_20240508113003.jpg

智改数转 前进步伐坚定

3月25日,乐山市2024年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开班,全市各县(市、区)相关负责人和企业争相参会,引发了大家新一轮的思考和讨论;4月11日,全市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工作培训会召开,我市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加速前行……

作为乐山数智创新研究院的代表,在颜亮锋看来,乐山数智创新研究院基于龙头企业力量,具有“智改数转”的本地化诊断服务优势,作为乐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智库团队”,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在数智科研、技术研发、数智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解决“智改数转”过程中面临的缺钱、缺技术、缺人、缺经验、缺保障等现实困难,将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开展诊断,还会补充更多的专家团队,对企业实施一对一辅导工作。

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乐山市“智改数转”将重点开展诊断服务对接、扩大标杆示范引领、推动企业上云用云、实施工业互联网赋能、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普及两化融合贯标、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园区建设等工作,力争完成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线数字化转型诊断,100户制造业企业实施两化融合评估,新增上云企业100户,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个,打造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项目10个以上。(刘春梅)

责任编辑:李凯旋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