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屯是个什么“屯”?走进贵州大山里的世界文化遗产
人民日报客户端贵州频道陈洁泉顾兰云2024-05-31 10:38
城墙、基址与群山错落连绵,在贵州遵义龙岩山山巅勾勒出这座沉睡数百年的土司古堡遗址、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的壮阔面貌。
海龙屯始建于1257年,原是一座军事古堡,是著名的“平播之役”的主战场,历尽风霜几经修葺,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考古中被“重新发现”,又在2015年作为中国三大土司遗址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海龙屯遗址。顾兰云 摄
海龙屯遗址所在山峰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沿着古道石阶拾级而上,穿过“猿鸟难越”的数道关隘,触摸斑驳的古老城墙……一砖一瓦皆传递着历史的回声。海龙屯是著名的“平播之役”的主战场,见证了土司制度与杨氏家族统治下播州的兴衰,在今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建筑群到文化遗址的转变,则是海龙屯整体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实践印证。坚守海龙屯近10年的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副局长陈宪忠见证始末。她说:“要有绣花般的细致,不能让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纰漏影响了遗址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陈宪忠介绍海龙屯的城墙保护。顾兰云 摄
“局部掉落坍塌的城墙石块首先要考虑采取归安的措施,更好地保留其历史感;修复后的墙体得寻找同类青苔附着,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陈宪忠说。
海龙屯遗址。顾兰云 摄
从关隘城墙的修缮到园林的绿化美化,从文物的出土修复到陈列馆的设计展示,从2012年4月开展历史上第一次科学的大规模发掘,到2021年“贵州遵义海龙屯城址及播州杨氏土司墓群”作为贵州唯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的项目……一系列项目逐步实施。如今,文旅融合更为海龙屯实现可持续的保护与利用注入新活力,让历史文化高地变成文化旅游新地标。
近年来,海龙屯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教学科研、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责任编辑:黄娴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