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县长山村:暖心恳谈会 筑起乡村振兴“连心桥”
这里是湖南
在这里读懂湖南。
2021-08-13 10:21
关注

“我们村的灌溉水渠还没有修到位,村口要再修一个凉亭......”8月7日晚,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长山村村民活动中心,中南大学驻长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曹斌组织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工作队员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筑起乡村振兴“连心桥”。

恳谈会一开始,工作队队员葛哲超客串主持人说了开场白:“今天,我们召集大家在这里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主要是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改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家别有心理负担,可以畅所欲言!”这番话使得担心得罪人的村民代表,鼓足了发言底气,打消了后顾之忧,大家纷纷提建议、找问题,争相发表意见,恳谈会气氛轻松融洽。

“非常感谢中南大学的老师,不仅帮我发展养殖产业,还帮我卖农产品,让我摘掉了‘贫困帽’。但是,由于前期投入比较大,最近出现了资金短缺问题。家里3头猪生病了,鱼饲料也也不多了,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脱贫户吴尧军打开了“话匣子”。

对此,中南大学驻长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表示将积极联系县畜牧站的技术人员,为吴尧军提供帮助,并商议从村集体借2万元给他,解决燃眉之急。

“我和爱人都没什么文化,辅导孩子作业是个头疼的问题。暑期,村里来了中南大学支教团队,每天都有名牌大学生给孩子辅导作业,太好了!希望每年都办这种活动!”村民潘华平说。

“乡亲们,最近疫情比较严重,我们湖南已经有了确诊病例,大家出门要记得带口罩,在外务工的亲戚也记得叮嘱他们做好防护,还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一定要按照要求尽快接种。”“看好家里的小孩子,不要让孩子下水。”“骑摩托车,一定要带头盔,不要拿生命开玩笑。”工作队队员王志伟强调了近期重点工作。

恳谈会上,大家围绕产业发展、村庄规划、拓宽乡村道路、疫情防控、防溺水宣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共征求到了10条意见和建议。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表示,将认真研究建议内容,聚焦重点事项,推动工作落实,不辜负群众的肺腑之言。

2015年,中南大学驻村帮扶江华县大圩镇长山村。几年来,长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整村脱贫出列。2018年,通过引导村民流转土地180余亩,与江华新三农绿色农业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红心猕猴桃。2019年,焕然一新的“中南大学长山健康小屋”落成投入使用,配备远程诊疗和全科医生的村卫生室解决了长山村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打造了江华县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样本。2020年,学校直接投入扶贫资金280万元,在长山村流转土地600亩,建立中南大学长山村江华苦茶生态种植示范园;结合县委县政府产业布局需求,在邻近的木园景村,采取委托帮扶的方式投资100万元建设食用菌产业项目;引进江华县唯一的供港澳蔬菜基地在长山村流转200亩土地,建立中南大学蔬菜直供基地。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垃圾革命、污水革命、旱厕拆除、空心村治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2021年7月,中南大学乡村振兴工作队正式入驻,持续巩固长山村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驻村第一书记曹斌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做好中南大学江华苦茶生态示范园基地的培管工作,按照“村集体主导,村小组牵头,农户自愿参与,茶园统一管理”的指导思想,由村民主动参与茶园种植管理,工作队聘请技术专家对茶园进行技术指导,提高村民劳动技能水平。同时,加大“瑶韵长山红”品牌建设,打好有机、绿色农产品认证基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探索茶旅融合发展道路,积极协调银行开展小额信贷审批服务,为小微企业、农村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提供融资便利。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