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什么?1915年《新青年》在发刊词中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在浩瀚的历史云烟中,总有一面属于青春热血的旗帜。
青春向党,时代向上,新时代青年检察人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奋勇向前,勇于担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州检察青年干警的思考,听听他们的心声。
—— 冯怡帆 ——
第一检察部
走好“新征程”,先要理解“新时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复杂,作为青年检察官,我们的思想要紧跟时代,双眼要明辨风险,心里要装着国家和人民。近几年,我感到人民群众对司法案件的关注度变高了,对司法治理职能的期待变高了,这体现了对司法的信任和对检察机关的信任,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激励。法治的进步,必然伴随着工作要求和难度的提升,但我们不能把困难仅看成困难,而应当把它转化为实现“求极致”“止于至善”的契机和动力。
想要“争第一”,青年必须“勇担当”。这几年,苏州检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我身为其中的一份子,感到很光荣。“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想要继续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实打实付出努力。一是要把好案件质量“第一生命线”,在办案中实现结果正义、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说理完善、作风廉洁、处理最优、治理全面。二是要在法律监督中发挥好体现好“检察价值”,通过能动履职、主动作为来实现双赢多赢共赢。三是要“上下同欲”,既要有舍我其谁、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也要善于精诚合作“众人拾柴”。
借力“薪火传承”,努力做到“强检有我”。青年干警要筑牢政治忠诚,心怀国之大者,把自己摆进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工作中加强向身边老同志、先进典型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拼搏精神、专业精神,汲取奋斗和拼搏力量。在集体冲刺中要展现“有我”风采。
—— 陈闽敏 ——
办公室
立意要高,心怀“国之大者”。强化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检察综合文稿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需求导向、结果导向,转变检察叙事语境,打破思维局限,彰显能动作为。力求用更有力量的文字与群众诉求同频共振,让群众对检察文件有期待、有获得。
文风要实,力求“直击要害”。以务实细致有活力的文风准确规范传达上级精神、固定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充分提升执行层面的认知程度和积极性,确保“文不落空”。
功夫更要在文章之外,脚下有“泥土芬芳”。为提升检察综合文稿的生命力和执行力,事前多方调研,杜绝“闭门造车”;事中在坚守原则中作出取舍、输出理念,最大限度为文件的顺利落地和执行凝聚共识、扫清障碍;事后更应当成为文件精神的宣导者、文件落实的推动者、存在问题的发现者、经验成效的总结者。
从事文字工作的检察青年干警要坚持以能动司法理念驱动,投身到以“我管”促“都管”的实践中,时刻准备着从幕后走向台前,用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文字能力、高超的沟通推进能力,为提升苏州检察工作的能见度、存在感、影响力作出积极的贡献。
—— 付源 ——
第三检察部
在职务犯罪检察部门工作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我跟着检察官提审接触到了很多落马的领导干部,在审查卷宗的时候也看到了很多份他们手写的忏悔书,其中都会有“逐渐丧失了理想信念,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样的字句。其中一个领导干部还这么和我们说过,他说,“记忆中他从成年以后就从没有哭过,但是来到这里以后,他哭了两次,一次是在留置期间给他开的组织生活会上,当他拿到自己曾经的入党申请书的时候,一次就是此时戴上手铐。”这是我对犯罪的最初印象,也是我对信仰的一种加深理解。记得《诗经》中有这样一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其实不仅要扣好自己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之后的每一粒都至关重要,希望我们都能够带着这份印象永远地身正心明。
我们很幸运,有市级机关、检察院这么好的平台。也很幸运,领导给了我们青年一代更多的机会,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组织、队伍,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有了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几十年前和我们一样大的青年人,在起义、在作战、在用生命谋太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检察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经手的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案件中,在经手的每一个当事人的人生里,用坚定的信仰、用青春的方式,去实现、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 王文锟 ——
第七检察部
今天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新时代青年检察干警的成长之路应该怎么走?
首先,我们青年干警应当树立怎样的思想理念?那就是要转变身份观念,在思想上有主人翁意识,即要从院荣我荣向我荣院荣的观念转变。最近苏州疫情严峻,能够代表单位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体现一名年轻党员的应有作为,以自己的价值实现为单位增光添彩,既是光荣也是责任。
其次,我们青年干警应有的专业素养是什么?那就是坚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罗文中尉身上所有的无畏的勇气、坚定的行动执行力以及独立的思考力正是我们所学习的。忠诚才有信任,主动才有创新,付出才有回报。
最后,青年干警需要怎样的成长环境?感谢机关党委和青工委我们组织各种各样的青年活动,让我们在感受到单位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政治部和组织人事处制定的青苗计划对我们职业发展规划起到了很好的指引和护航作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代表着朝气与活泼,青年代表着创新与自信,也代表着苏州检察的希望和未来。百年前,一批热血青年为拯救水深火热的中华民族点燃了五四火炬,今天我们将传承弘扬五四精神,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贯彻到自己的检察工作生活之中,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 岳阳 ——
第九检察部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五年,见证了苏州检察人在持续践行“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我也在这五年中不断成长,成为一名党员,并在去年多了一份父亲的角色,更加让我觉得应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以“青春有我”的朝气、“强检有我”的底气去传承好检察担当,为新时代检察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以强烈的使命感服务好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 28 号文件赋予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更重的政治责任,也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检察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青年干警应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聚焦文件部署履职尽责,强化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意识,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以真挚的为民情怀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处理群众信访,是我们控申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我们应脚踏实地,恪守本职,用心用情办好每一封群众来信、接待好每一个来访群众,尽最大努力让信访矛盾化解“止于至善”,为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
以高度的责任感办好手中的每一个案件。张军检察长在年初《给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青年干警的回信》中勉励青年干警“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起‘小案’,展现出为‘大局服务’的正气、‘为人民司法’的勇气”。而每个案件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因为它关乎到别人的人生。
—— 葛杭 ——
宣传教育处
今年是我检察生涯第二年,在身边的法科生当中,我这个学中文的不属于主流,但我们的价值是主流的。办案是面向特定的人,宣传是面向不特定的社会群众,社会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就是我们的产品价值。
宣教处的工作常常需要去表达、展示和沟通,文字口头都要兼顾。一开始,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写文章,对组织活动有点恐惧。后来却发现鲜花之下必有厚重的泥土,一场成功的演说会只有一个多小时,在演说人身后,我们的团队却有一个多月在磨稿子、磨表演、磨设备、磨衔接。这些不被看到的努力,就是我们的默默耕耘,用从不偷工减料的“笨功夫”,努力让自己成为值得领导信任、同事托付的成熟检察人。
但工作也讲究“巧劲”。除了基础工作不出错外,要获得亮眼的成果,必须从创意上下功夫。最近参与了4.26知识产权日的策划,在筹备过程中,我重温了红楼梦的故事,记得完成初稿的时候是夜里12点,那天正好是居家隔离的第一天,当时突然理解了领导在我刚工作时常说的,“要找到工作和兴趣的结合点,才能在日复一日里找到快乐”,当时我觉得这太难了,但现在觉得,或许自己找到了一点感觉。
成长是个很朴实的过程。“在岗一分钟,尽责60秒”,需要我们年轻人一边向下扎根,一边向上开花,保持一颗种子的姿态。我相信,种子的成长,将绽放在今后每一天。
来源:苏州检察
编辑:武诗雨
审核:吴平 赵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