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们有机会开飞机、办画展、写代码⋯⋯哈佛红的校园里,印满了青春逐梦的足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2022年,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高中特色发展,是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要,是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基础教育、形成良好教育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
系出名门、与西部新城共成长的济南西城实验中学,现有8名正高级教师,8名省特级教师,63%的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53%的教师获得过省级及以上荣誉。学校在高中特色化发展上尝鲜、创新,近年来,学校高考特招上线人数连年攀升,特色人才成长多线并进。西城实验人以情怀为底色,以实干为方法,为一流人才的培养搭建有竞争力的“支点”。
蓝天梦:招飞合格率位居全国之首
“天宫课堂开课了!”2021年12月9日,在济南西城实验中学航空部录播教室,身穿迷彩服的航空班少年们正准备收看“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15:40,“天宫课堂”正式开课。三位航天员亮相的那一刻,航空班的许多少年们眼睛中闪耀起光芒。
喝彩青春,逐梦蓝天。众所周知,宇航员是从飞行员中千挑万选而来,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就是孕育空天人才的摇篮。作为全国16所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之一,该校自2015年开设航空班,每年招收100人。招收条件设置严格而精准,仅体检项目就多达100余项,能进航空班的孩子都可以称得上“优中选优”。
过五关斩六将被录取后,也只是开启了通往空军飞行员的第一步。要想真正翱翔蓝天,首要条件就是拥有一副过人的体魄。2020年11月21日,航空实验班新高一98名学生徒步拉练,他们每人仅靠着一块饼干、一壶姜汤,历经9小时,走完44.5公里,无一人掉队。
“没想到那天一早下起了雨,出现了寒潮,让初次野外拉练增加了难度。”回想起那天的情景,班主任刘荣权还是忍不住给这些孩子的“硬汉精神”点赞。刘荣权说,既要穿越公路,又要行进在田间小路,还要攀行山路,不管是在作风纪律还是体能意志方面,对这些刚入学三个月的孩子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但疲惫、饥饿、寒冷在团结互助、全力拼搏精神面前消融,98名学生无一掉队,顺利到达终点。
2018年至今,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四届航空实验班共有195名毕业生考入空军航空大学,实现蓝天梦想。招飞录取数量,录取率和“双学籍”录取数量位居全国16所青少年航空学校前列,还有多位学生获得了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与空军航空大学的双学籍。
科技梦:两位学子捧回“国赛”奖杯
2021年济南市公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中,特长生一项增加了特色招生。其实从2020年起,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就成立了人工智能AI实验班,特色化办学走在了全市前列。
2021年5月,济南市教育局与威盛电子集团的战略合作项目“威盛(济南)人工智能实验教学平台”正式落户济南西城实验中学。该平台是济南市教育局推动教育系统“双招双引”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包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学习、OLAMI智能语音、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开发体验等六大子系统。平台还特别为济南西城实验中学量身定制了人工智能基础课程、人工智能新课标课程、人工智能实验课程,这里的学生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拥有的一流学习资源令人艳羡。
去年9月26日,高一“AI课程特色班”的第一节AI课在期待中正式上线。第一次接触人工智能特色课程的高一AI班的学生先学习了人工智能理论基础,然后进行了初级语音识别实验——通过自主组装传感器并导入代码搭建了一个可以完成简易的对话任务的智能模型。类型化导师群、“真刀真枪”的实战化专业课,还有无人驾驶、智能编程、机器人等一系列“未来感”课程让学生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学习中快速站稳脚跟。
2021年底,在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济南西城实验中学2020级学生张修涵和周关旭双双捧回全国二等奖的奖杯。目前,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提升课程、科学营的金字塔式课程模型已经初步形成,再加上专家引领、项目推进和清单管理,西城实验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已经翻开新的篇章。
医学梦:两校区“合体”上线助推
2021年9月,济南医学中心实验中学(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医学中心校区)正式和泉城学子见面,医学中心校区和西城校区“合体”上线,医学特色课程成为医学中心校区重点打造的领域。
如何办好医学特色班?西城实验牢牢抓住紧邻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的优势,从专家团队、课程设置、医学实践等方面深度合作,提升特色育人的专业起点。
4月22日,济南西城实验中学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开展了协同育人医学特色课程线上研讨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校(院)长刘传勇带领课程专家团队12人出席研讨会,就课程方案、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等教学实务提出了优化意见和专业化指导。
“双高育人”的探索不止于此。2021年12月17日下午,“少年药学家培养基地”落户济南西城实验中学。揭牌仪式上,教授卢娜当即为学生带来了药学特色课程的第一课,介绍了医学生理学的发展史和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据了解,如此深入专业的协同育人课堂已经成为西城实验医学特色班的常态,学生不但可以享受到大学专家团队的学业指导,还能共享教育教学资源,让医学特色名副其实,放飞悬壶济世之梦想。
2022年,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医学中心校区医学课程特色班继续招生30人。除学业成绩外,报考学生还要求数理逻辑突出,物理、化学方面有浓厚兴趣和学习潜质,未来志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药学、基础医学等专业领域发展。
艺体梦:生活“大美育”缔造无限可能
如果说航空班、AI班和医学班之于学生成长是拓宽其职业宽度,那济南西城实验中学艺体教育基地的建设则是涵养学生的人生厚度,让他们的发展拥有无限可能。
2021年6月24日上午,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师生共创的百米长卷剪纸作品《百年征程》在学校空间广场展出。整个作品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征程中选取了20个重要历史节点和光辉时刻,分成20个主题。作品全长100米,由2020级全体学生历时一个学期创作完成。去年7月初,高二59班学生张容之在全国中学生速度轮滑锦标赛中学A组男子500米和1000米项目上连夺两金,彼时他已经取得五个单项国家二级运动员成绩。运动中培养的坚毅品质也促进了他学业的进步,在济南市生物实验竞赛中以优异成绩获得济南市第一名。
让学生享受多彩校园生活的,不仅是层出不穷的各色艺体类活动,还有外形美观、功能强大、随处可见的读书角,将丰富的资源推送到离学生最近的位置,此做法在三年内连续两次得到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点赞”。
“艺体基地,推动‘运动改造大脑’。课堂‘小美育’转化到生活‘大美育’。通过变革育人环境,提升育人品质。”如校长陆彩霞所期待的那样,如今济南西城实验中学有7大类330个俱乐部,国画团、足球队、篮球队⋯⋯琳琅满目的艺体项目,总有一种会切中学生兴趣点。学校在艺体素养基地建设中,也更强调培养学生们养成一种可以伴随终身的艺术体育技能。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力图让学生把阅读、艺术、体育发展成为终生必修课,让学生在思想与能力疯涨的时代有好书可读,有体验学习的机会,有创新实践的空间,有共同爱好和成长激情的学生相伴。(记者 赵世彩 朱晓燕 通讯员 王怀方 谢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