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不“忧薪” 我区公安机关防范化解欠薪纠纷
新疆法制报
用法治的视角弘扬社会正能量,讲述身边的法治故事,助力平安新疆。
2022-09-26 10:56
关注

连日来,我区各地公安机关立足辖区实际,持续深入摸排涉务工人员薪酬矛盾纠纷,与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密切配合,健全欠薪纠纷防范化解机制,让务工人员不再“忧薪”。

9月1日,阿克苏市公安局驻企民警开展排查走访。李婕摄

“少刷一分钟视频,多学60秒法律知识。”一段时间以来,伽师县公安局依托警民微信群,推送规范签订合同模板、涉欠薪纠纷相关案例等,做好线上普法宣传工作,增强用工方和务工人员的法治意识。同时组织民警深入工地、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政策解读活动,还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设立务工人员维权信息告示牌,制作“恶意欠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宣传图例。目前,该局共组织开展宣传教育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

阿克苏市公安局依托“一企一警”机制,组织驻企民警排查走访,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避免发生拖欠薪资事件。工作中,民警主动加强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沟通协作,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渠道。同时,对企业负责人开展法治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恶意拖欠工资应负的法律责任,督促其自觉规范经营、按时发放工资,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欠薪事件,切实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高新区(新市区)分局迎宾路派出所聚焦辖区重点施工项目,联合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组织辖区13名老党员、退休人员成立义务服务队,全程参与务工人员劳务合同签订、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实现主动“防欠”。6月20日,某公司因短期资金周转不灵无法按时发放工资,不少工人表示不满。义务服务队队员走进工人宿舍,与工人们唠家常,说明工资延迟发放的原因。

“面对面交流比干巴巴的通知要好得多,我们听着也舒服。”交谈后,工人们一致表示,理解和接受工资延迟发放。5日后,工资足额发放。

今年以来,克拉玛依市公安局白碱滩区分局将联合化解欠薪纠纷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职能优势,建立欠薪纠纷联合化解机制。廖先生在傅先生的工厂工作期间产生工资4000元,8月21日,他准备辞职,但傅先生以其工作时长未达标为由拒绝结算工资,双方发生争执。了解情况后,民警配合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工作人员,依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当日,廖先生成功结算工资。

端口前移,靠前服务。这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塔城边境管理支队额敏边境管理大队麦海因边境派出所提出的工作理念。近年来,该所民警联合兵团第九师167团司法所在辖区工地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为务工人员提供反映、解决诉求的便捷渠道。今年7月,有务工人员因公司不能及时结算工资,和公司负责人发生争执。随后,双方主动前往矛盾纠纷调解室寻求帮助,经民警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同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记者 赵书城 通讯员 李婕 高坤 马梦怡 唐宛灵 约日凯西·艾买尔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