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郝王庄镇:打好“选育管用”组合拳 激发乡土人才活力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官方账号
2023-08-10 08:44
关注

今年以来,武城县郝王庄镇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打好“选任”“培养”“管护”“任用”组合拳,激发乡土人才活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选出活力 乡土人才“聚”起来

筑牢“引才返乡”新堡垒。通过自愿申报和调查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充实、更新人才库,并按照职业、技能水平等因素将人才队伍分为对接人才、产业人才、本土人才、在外人才四大类,上半年新增入库97人,其中对接人才4人,产业人才12人,本土人才14人,在外人才67人。

撰写“引智返乡”妙文章。开展“我为家乡献良策”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在农村党建和人才回引方面建言献策;利用微信、电话等媒体打造线上“随手拍”平台,鼓励在外人才将各自岗位的创新做法反馈至平台,安排专人梳理汇总,建立台账转发各站口和联合体。截至目前,共收集图片视频类建议125条、语音文字类326条,在延长产业链和车厘子、无花果等特色种植方面提供宝贵的经验。

搭建“引资返乡”大舞台。动员在外创业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发挥在外成功人士的推介作用,招商办、国土、财政农经服务中心等积极对接跟进,讲政策、解纾困,打造活力迸发招商引资环境。在罗庄村在外优秀人才罗朝亮(腾讯云副总裁)的推动下,腾讯智慧农业到我县考察对接项目,现在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召开人才工作推进会

育出能力 乡土人才“强”起来

“凝心”政治引领。把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优秀乡土人才培养成村干部,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培养造就一批农村致富领头雁。目前全镇共有12名优秀乡土人才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班子创业精神、办事能力明显提升。

“精心”培训学习。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将乡土人才纳入全员大培训,利用镇党校、夜校、远程教育站点等资源,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专业知识、实用技能培训,累计培训384人次。

“专心”技能指导。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践基地,组织产业指导人员对周边产业相关的群众开展技能培训、科学知识讲座,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来我镇进行农业指导,不断提高作物种植技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

▲举办“郝品”龙虾节

管出实力 乡土人才“动”起来

用制度管人才。制定并实施《郝王镇乡土人才管理“十条”措施》,明确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职责,建立培养帮带、从严监督、关心关爱等机制,实施跟踪管理,全方位掌握人才“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措施,助推年轻干部人才成长。

用感情管人才。加强同乡土人才沟通交流,让人才感受到党组织的爱护和家乡温暖,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为解决本土人才重点投资项目冰饰嘉冷藏有限公司融资问题,牵头协调德州银行和齐鲁银行低息贷款1500万元,促进本土人才和本土企业健康发展。

用政策管人才。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让人才安心、放心,大胆在郝王庄镇创新创业。协调县直部门为史蒂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申报国家项目。通过与市直部门对接,提供1000亩试验田,积极促成中国农科院盐碱地改良项目成功落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在盐碱地改良项目区测量土质

用出动力 乡土人才“香”起来

搭舞台,让身份“亮起来”。对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才,开放公益岗、专职网格员和党群服务中心招聘入口,择优选拔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切实增强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宣传,让名声“响起来”。定期评选优秀乡土人才事迹,利用公众号和微信群广泛宣传,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乡土人才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充分释放工作活力。

勤采纳,让能力“显出来”。特别是在出圈出彩工作中,镇党委充分征求本土人才意见建议,汇总后细致分析研判,助力镇域工作更科学更高效,“郝品”龙虾节新增的龙虾垂钓和文娱节目等合计15条建议均来自乡土人才队伍,此外由乡土人才协调资金、设备、人员等,让活动锦上添花,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通讯员 王海超 王志远 郭帅 陈呈祥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