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工业经济发展“压舱石”——宣恩县稳抓工业经济求突破
恩施日报
权威 责任 服务
2023-08-11 13:22
关注

准者体育。(资料图)

和平制造产业园。(资料图)

高罗镇恩美工艺生产车间。(资料图)

建州40年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宣恩县在州委、州政府的团结带领下,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形成了立足优势、独具特色的工业发展新局面。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40年峥嵘岁月,宣恩县工业产业由单一到多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宣恩县域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强大生机活力。

产业结构转型“蝶变”

40年前,宣恩工业结构单一,伴随改革开放步伐,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特别是21世纪以来,宣恩县工业逐渐发展成以水电、农特产品加工、建材行业为主导的格局。2010年,宣恩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89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恩县紧扣绿色发展主线,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作为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的核心要义。

“十四五”以来,宣恩县扎实推进“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按照加快园区集聚发展、乡镇分散推动的战略要求,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宣恩工业园区为中心、乡镇区域为补充的整体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全县产业结构从以水电、农特产品加工、建材为主导逐步调整为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循环经济等产业并驱发展。

2022年,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宣恩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7%,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为8亿元,增长6.8%。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8.5%,规上工业21个行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其中10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县6家企业产值过亿元,其中准者体育、大派食品产值突破2亿元。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4%。服装产业蓬勃发展,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1%。

硒食品精深加工扩大突围。宣恩县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原以茶叶生产为主,现扩大为豆制品、面包等食品加工与茶叶生产并驱发展,初级农特产品更多地转化为工业产品,产品附加值提升,工业经济得以提质增效。

机械制造产业发展正盛。湖北兴龙工具有限公司是宣恩县2013年重点引进的五金钻头生产销售企业,经过10年发展,该公司成为业内佼佼者。2022年8月底,工信部公布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兴龙工具有限公司入选,实现了宣恩县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零的突破。宣恩县着力推动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做优做强、稳步发力。全县现有金属制品及机械设备制造业规上企业4家,2022年全年产值2.17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其中湖北兴龙工具有限公司和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均是高新技术、两化融合、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四料企业”。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服装鞋帽远销国内外、再生制品循环利用……宣恩工业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优化服务壮大市场主体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留住企业的秘诀,宣恩县不断创优企业发展环境,一心一意为企业服务,让企业在宣恩常驻发展。

企业培育是保证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头活水。2019年通过乡贤招商,在福建泉州经商的何义勇返乡成立湖北杰跃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入驻宣恩双创产业园。自企业入驻以来,工业园区和县科经局采用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专班推进、按月分析研判等一系列个性化培育措施,推动企业有序发展。2022年,杰跃体育完成年产值1.21亿元,同比增长194.72%,是该县新增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之一。

近年来,宣恩县按照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工程要求,通过建立小进规、新进规、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亿元企业培育库,采取政府指导、平台支撑、双向互动的模式,分门别类精细培育。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规上工业企业达5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目前,全县有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完善配套增强承载能力

宣恩工业园区的前身是2002年8月建立的宣恩椒园工业园区,2004年7月,经省政府验收确定为省级园区,2006年9月,经国家发改委清理整顿认定保留并更名为湖北宣恩工业园区。

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宣恩县坚持按照“一区三园”(工业园区、椒园生态产业园、和平制造产业园、宣南产业园)总体规划布局,大力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配套产业发展,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着力增强整体功能,提升品位规格,宣恩工业园区发展日新月异,成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产业集聚区、企业发展地、经济增长极。

2022年,园区建成双创产业园标准化厂房16万平方米,配套宿舍3万平方米,职工之家综合楼6085平方米,园区道路交通、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管网等配套基本完善。2022年末,园区入园企业117家,规模以上企业25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34亿元,同比增长39.6%;入库税收达8100万元,同比增长58.7%。

2022年11月4日,2022年四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恩施州在宣恩县宣北产业新区建设项目现场设分会场,当天,宣北产业新区建设项目、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幼儿园等一批州内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2022年落户宣恩县椒园镇的宣北产业新区建设项目紧邻沪渝高速和209国道。该项目紧抓“恩高宣”一体化机遇,计划建设碳中和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建材产业园、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智慧物流园及园区办公生活配套等子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宣恩产业发展聚焦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为宣恩主动融入“恩高宣”一体化发展布局提供有力支撑,对宣恩实现“一城一湖一新区”(建设特色县城,打造环双龙湖景观带,建设宣北新区)重要目标具有战略性意义。

2018年以来,宣恩县抢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机遇,统筹布局建设乡镇块状经济,落地准者体育、展溢服饰等一批重大服装产业项目,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和工业发展有机融合,为乡镇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共有纺织服装企业30家,其中规上企业共15家,占全州规上工业企业3.3%,全州规上纺织服装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2.6亿元,同比增长48.2%,占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6%。宣恩县服装鞋帽类企业8家,其中规上企业5家(占全州三分之一),产值5.2亿元,占全州总产值的 41.3%。今年上半年,宣恩县5家规上服装鞋帽企业产值2.36亿元,同比增长7.78%;平均用工人数1192人,同比增长23.91%。宣恩县服装鞋帽产业“小、散、乱”得到根本转变。

科技创新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宣恩县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加强科技主体、科技平台、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科技人才建设,全县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夯实,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加快提升。2022年,全县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18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

在宣恩县椒园镇,湖北一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总部基地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项目将新建中药冻干粉、配方颗粒制剂、精制饮片等22条生产线,智能化立体仓库8468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占地6万多平方米,今年7月下旬已开始投产。

从恩施大山走出去的李进,出生于医药世家,自小就对中药材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他前往广东,投身于中药材深加工行业。2017年,李进带着团队和资源回到家乡,在宣恩成立湖北一正药业有限公司,办起了制药厂。

公司成立后,他在宣恩县椿木营乡种植了5000余亩药材,并引进全国最先进的中药冻干粉生产线,链接全国6000家药房终端进行销售,形成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链。同时,该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陆续与湖北民族大学建立恩施州中药发展校企联合创新中心,申报重点研发项目和重大科技项目。2019年,一正药业成为全州首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成功复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筑巢引凤,科技赋能;久久为功,加压奋进。宣恩县正以昂扬的姿态,奋进在工业经济历史性突破的大道上。(恩施日报通讯员 杨长镁 柳昆辰)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