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女孩在喜马拉雅用播客拨动文娱圈
喜马创作者
分享喜马拉雅有趣的主播故事
2023-09-22 11:29
关注

说到文娱圈,除了热搜、八卦、大瓜,你还能想到什么?在文娱圈,有人逐梦,有人迷失,有人光鲜,有人暗淡……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推动?

作为文娱行业从业者,儒璇和丁丁,两位Z世代女孩,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行业观察和共同热爱,在喜马拉雅通过播客《文娱圈内人》拨开流言,穿越“瓜田”,透视文娱行业幕后的商业生态。

就是阿拉丁、RUXUAN|喜马播客主

《文娱圈内人》|播客节目

上海|生活城市

文娱商业、行业洞察、实用干货|节目特点

一、同欲相趋

95后Z世代是电视陪伴成长起来的一代。电视上放映的各类影视剧画面构成了儒璇童年的背景,也在她的心中埋下了一粒文娱的种子。

小时候,除了琳琅满目的电视剧,儒璇的周末还被各种兴趣班填满。虽然那时“文娱”对于儒璇来说只关乎明星、演员。但初中的某一天,“成为一名导演”的想法突然闯进了她的脑海。

“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来”,成为了她的梦想。立下这个决定后,登上绿皮火车,儒璇花了13个小时摇摇晃晃地来到北京求学。

喜马拉雅播客主:儒璇

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导演也许并不是自己的人生出口。“你并不适合写东西或是坐在棚里面剪片子,”老师告诉她,“你可以出国试试别的东西。”

于是,带着老师的建议,儒璇再次出发,只身一人来到了韩国。在这里,求学和创业的经历不仅让她更加直接地观察了文娱行业,也影响了她未来10多年人生的走向。

从15岁开始写本拍片到后来创业投资,到在中韩都开过自己的经纪公司,其中一家还被大厂收购,儒璇正在慢慢推开自己世界的大门。

和儒璇不太一样,在正式成为一名“文娱圈内人”前,丁丁同大多人一样按部就班:考试、升学,每一步都严丝合缝。

但最终,在就业的那一步,她却踏在了“主流”之外:当同学们纷纷选择专业对口的投行工作时,丁丁却选择了心之所向的文娱圈。

“为什么会对文娱感兴趣?”求职面试时,丁丁时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那时,她毫不犹豫地告诉面试官:“我是天生的”。

喜马拉雅播客主:丁丁

虽然这个答案似乎并没有让面试官满意,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丁丁而言,“天生的热爱”就是回答她为什么会投身文娱的最好答案。

如今,既在影视游戏大厂做过投资,也为了深度理解产业,亲身做过多种一线业务和创业,正是由于对文娱抱有天生的兴趣和热爱,丁丁不仅将手头的事情作为一份工作,更将其视为职业和理想。

怀着相似理想,做着同样的事业,儒璇和丁丁各自在不同的道路上奔跑着。但当时间来到2020年,这样两条原本平行的命运线却就此开始交汇。

在共同好友珂珂(喜马拉雅播客《末日狂花》主播)的介绍下,儒璇和丁丁相识。

今年年初,随着文娱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作为播客爱好者的儒璇和丁丁敏锐地感知到:她们迎来了合体做播客的最好时刻。

“我们好像可以做些自己擅长的东西。”在相识两年后,她们一拍即合,推出播客《文娱圈内人》并在喜马拉雅上线,这是一档关注文娱幕后商业生态的实用播客。

二、圈内人的底气

文娱行业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万花筒,一眼望进去,整个世界中混杂着光鲜亮丽与晦暗不明,各种传言甚嚣尘上。

在圈外人的视角中,文娱世界虽然拥有耀眼炫目的外表,但却又始终蒙着一层纱,看得并不真切。

“找工作的时候,我想去了解一些文娱行业幕后的商业逻辑,但发现市场上这类信息其实很少。”播客《文娱圈内人》创办的灵感,可以追溯到儒璇和丁丁求职创业中的个人经历和体会。

当提起“文娱”,娱乐圈以及扑面而来的八卦和揣测,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但当拨开充斥当中的流言蜚语,和其他行业一样,文娱行业也拥有一套自己的运行逻辑。

作为“圈内人”,儒璇和丁丁看见了文娱的这一面,她们也一直在寻找一个途径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对我们俩说,关上门来录播客是很好的输出口。”

但对任何人来说,要想冲破这条路上的迷雾,注定要面对巨大的挑战。不过,这两位95后的女孩却对《文娱圈内人》充满了自信,两人的底气来源于她们扎实的知识技能和丰富的从业经历。

“我和丁丁都是一个十字路口上的人。”儒璇说,“我们左手是文娱,右手是商业,前面是国内,后面是海外。”

她们两人早早发现自己在做文娱商业播客这件事情上的独特优势,“虽然读商学院的人挺多,但同时做过投资和业务的经历,以及在圈内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资源人脉,为我们两人的节目建立起了一道难以复制的壁垒。”

同样的,两人在国外求学工作时收获的从业经历和遇见的同行者,也帮助她们打开了观察的视野。

在一期节目里,儒璇就曾前往韩国与一般不愿接受公开媒体采访的资深女团制作人深度对谈,她们从娱乐产品形态一路聊到idol炼成记。中韩两国“文娱圈内人”们的心声在这档播客中碰撞和交织。

“不聊八卦,好奇与探索文娱商业世界的各种话题和有趣灵魂。”儒璇和丁丁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节目和观众。

她们还在喜马拉雅上大胆尝试了“长短结合”的节目制作方式——深度、长链条的行业洞察结合“短平快”的热点锐评,全面而多元。

“内容短小精悍,不说废话。”这是听友们对《文娱圈内人》的一致评价。

正是凭借着真诚的态度和言之有物的内容,在喜马拉雅的播客里,她们不仅与“传媒娱乐行业投资活化石”陈悦天、知名记者权小星、热播剧《不完美受害人》编剧、顶流男团大站姐等资深“圈内人”深度对话,还意外地与更多人结缘。

“我们做播客其实也才两个多月,但现在已经有听友主动从横店、象山或者苏州跑到上海来找我们聊业务、做咨询,这让我们也挺惊喜的。”她们说。

三、“播客是我的卫星”

播客有千百万种姿态,但在丁丁的眼中,它却透露着一丝浪漫主义的色彩。

“我是星球,播客是我的卫星。它既帮我把想表达的东西传送出去,也接受着其他星球上不同人的信息。这个过程中,大家建立联系,然后成为朋友。”

而在喜马拉雅做播客的日子,儒璇和丁丁与听友都在对方的身上找到了这样的感觉。他们就像宇宙中的两颗星球,相互吸引而后彼此陪伴,“我们希望能够和听友成为很好的朋友。”

今年8月,儒璇和丁丁将《文娱圈内人》搬进了上海书展喜马拉雅的“精神食粮”展厅。而这次经历给儒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跟丁丁一起去了书展,当时很开心的就是在喜马拉雅展厅还遇到我们的听友来探班。”

两人将听友们视为送她们俩出道的“经纪人”。曾亲眼见证过无数艺人出道,如今在播客里,她们也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掌声与鲜花。

随着播客节目的制作与播出,两人不仅收获了关注和认可,同时也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更加坚定和清晰的认知。

“我们这代年轻人看待文娱的视角会比过去要更加广阔。”丁丁说,从线上线下、国内国际、传统影视综媒体,到游戏AI、Web3新科技......文娱依旧是一个年轻化、充满生机和无限可能性的行业。

正因如此,儒璇和丁丁全情投入《文娱圈内人》,源于两人对自己所做之事有着相似的信念——国内文娱行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我们想同步向海外发声。”她们说,“国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商业模式,我们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它们走向国际市场。”

经由播客,她们为大众打开一条通往文娱商业世界的通路,也渴望从文娱行业出发,在世界的舞台上做好那份能被各国民众理解而内核是中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Chinese Hamburger”。

儒璇和丁丁借助播客这颗“卫星”,在广袤无垠的文娱宇宙里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扩大和传送自己的声音,并不断接收着外部世界的信号。

转自公号:喜马创作者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