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访谈丨中共宁阳县委书记王立军:努力建设“大强富美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阳
泰安日报
《泰安日报》是中共泰安市委机关报,1985年元旦创刊,始终坚持主流、融合、创新办报理念,积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为泰安发展营造了积极生动的舆论环境。
2023-10-07 07:43
关注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讯 9月6日,中共宁阳县委书记王立军参加《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把手访谈》栏目,回答主持人提问。

主持人:在全省秋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泰安分会场设在宁阳,请问宁阳在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王立军: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部署要求,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集全县之力建设工业强县。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一是推动产业聚链成势。我们加快构建“4+3+X”产业体系。突出高端化工首位产业,围绕打造过500亿级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了亚荣新材料、恒信氢能、明升达高分子材料等特色园区。其中,亚荣新材料产业园占地1500亩,今年新上高端阻燃剂、6万吨离子膜烧碱、15万吨氢氧化钾等3个延链补链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含磷阻燃剂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锂电电解液和盐化工生产基地。医药中间体项目是围绕晋煤明升达规划建设的延链补链项目,建成后吡啶产能全球第一。今年,我县的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入选全省特色产业集群。我们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建材作为重点培植的3个过百亿级产业,围绕骨干企业规划新上项目。其中,投资49.7亿元的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开工建设,将打造成江北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及展示交易中心。

二是推动企业梯次成长。我们把现有企业培植作为最有效的抓手,加快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78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家,超威电源被评为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我们坚持“选企业、签券商、搞股改、抓规范、报辅导”的工作思路,引导支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10家企业在蓝海股交中心挂牌,迪尔化工4月18日成功在北交所上市,是全市第一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我们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建成全国首家和华为合作的县级数字赋能中心,煤基精细化工产业大脑入选全省首批试点。

三是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龙头老大,建立“谋划、签约、开工、竣工”四张清单,实行要素保障“一把手”负责制,创新“项目管家”服务模式。今年以来,累计策划项目686个,344个达到预可研深度,条件成熟后可以直接落地建设;签约项目88个,投资26亿元的辰信基础零部件等50个项目实现签约即开工。

四是推动园区提档升级。我们以“三区四园”为抓手,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打造工业发展主阵地。“三区”即做大做强经开区、高新区、农高区。成立宁东一体化发展管理委员会,以省级经开区为核心,推动东部“一区四镇”产业发展、城乡建设、行政审批一体化。在县城加快建设高新区,今年8月份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区。“四园”就是把堽城工业园、华丰工业园、东疏工业园、蒋集畜禽产品产业园上升为县级战略推进,其中堽城工业园的钢球产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主持人:宁阳县位于大汶河南岸,土壤肥沃、耕作便利,作为农业大县,在推动乡村振兴上是怎么做的。

王立军:我们以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强县为目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功能农业、品牌农业,一体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推动粮食稳产增收。我们扛牢全国产粮大县政治责任,以“吨半粮”为目标,统筹高标准农田、减垄增地,规划建设了2个十万亩新时代汶阳田,大力推进成方连片规模种植,粮食总产稳定在12亿斤以上。

二是大力提升农业附加值。我们运用市场化的办法,,规划建设了3个“万亩千棚”设施蔬菜示范片区,上半年,蔬菜产量达到38.4万吨、增长4.9%。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建成汶禹景区等项目,齐鲁彩山研学特色小镇入选山东省特色小镇清单,并于近期揭牌。发布“宁阳红品”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了宁阳大枣、宁阳黄姜等优质农产品品牌价值,其中,宁阳大枣品牌价值达到5.8亿元。东疏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我县荣获山东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称号。

三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们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成23个省级和美乡村、3个省级景区化村庄、26000多户美丽庭院。重点开展了“清理路域环境、黑臭水体、村内外垃圾、坑塘沟渠垃圾”“绿化、亮化、美化”“四清三化”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老百姓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主持人:宁阳县青年人才招引工作特别突出,请您跟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王立军:我们把青年人才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来抓,拿出十足诚意招才纳贤,吸引各类人才集聚。

一是建立引才机制。我们打破常规方式,提出“十百千万”人才计划,从去年开始,整合全县事业单位空编、余编,每年拿出200个专项事业编制,招引青年人才。截至目前,已经招引硕士研究生学历青年人才400人,博士研究生学历2人。我们计划五年内招引一千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青年人才,为宁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创新安才机制。我们突破人才“单位所有”的障碍,在全县范围内创新“模拟选岗、培训前置、县聘企用、二次调剂”用人模式,确保每名人才都能在“最适岗位”发挥“最大效能”。特别是对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直接选拔到我县高新区领导岗位任职。

三是完善留才机制。实行青年人才“导师制”,由县四大班子领导同志担任导师,解决他们思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台“宁阳优才卡”、资格型专业人才奖励、人才购房券等政策,建成998套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真正让他们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谋定而快动,笃行以致远。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宁阳县登高望远、奋力争先,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开新局。下一步,宁阳县将继续加快脚步,建设“大强富美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阳,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贡献宁阳力量。

记者: 徐文莉

摄影: 陈阳

编辑: 朱冰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