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初心,志愿巴城!不懈创新探索助力共建幸福家园
能量时代
善行起点,公益初心,拥抱新时代,传播正能量。
2023-11-24 16:55
关注

为提升社工技能水准开展公益服务,提高基层党组织及基层党员社工专业性,近期,巴城社工站搭建沟通联动机制,撬动“五社”等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开展对党员社工的赋能支持,带领党员志愿者队伍向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力量。

据了解,巴城镇社会工作站,服务17个社区,22个行政村,辖区内有241个党支部,4379名党员,20个党建为民服务项目。通过调研,发现党员思想觉悟高、具有较高的服务热情,但是,他们都没有接受过社工的专业培训,开展的活动多为简单的服务。

如何提升全体党员社工的为民服务水准呢?巴城社工站托枢纽型平台,探索种种创新举措,依托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公益项目,采用“党建+社工”“党员+公益”等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整合服务资源、构建服务网络,发挥桥梁作用,建成“镇—站—室”三级服务网络,层层铺开志愿服务网,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两新”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多元主体的加入。

搭建一个平台,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

巴城社工站建立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把服务困难群众、聚焦群众诉求,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落脚点,通过建立“镇—站—室”三级沟通机制,搭建党建联建共建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同时,吸引多元主体的参与,通过活动及党建项目激活内生力量,并引入社会资源,发动多方主体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来,极大的提升民生服务的专业度。

目前,巴城社工站已开展了“镇—站—室”三级沟通联席会6次,动员招募15名党员骨干的参与。社工站还通过和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为党员志愿者注入新的思路与活力。在今年3月“社工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正式成立“五社联盟”,与社区开展联建共建服务系列活动,提高服务效能,并且在年初就评选征集2022年度优秀志愿者,并在2023“社工宣传周”进行表彰激励,强化激励动能。

image.png

培育一支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巴城社工站定期对志愿愿者团队进行专业赋能培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通过全维陪伴式孵化,推动巴城镇公益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而且,还联动社会资源,开展针对党员志愿者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明确党员志愿者的角色、职责及服务内容,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截止目前,社工站在志愿服务平台成立了“红韵巴城”社工站志愿服务队,目前团队注册志愿人数达173人,累计活动开展55次,服务时长达961.5小时。

image.pngimage.png

做实一组服务,回应辖区内多元化需求

社工站通过三级联动机制,层层铺开志愿服务网,发挥基层端点大力量,实现连心服务大覆盖,以党建共建联建的方式,以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有效回应辖区内多元化民生需求。据统计,社工站组织志愿者开展党建引领便民惠民服务,服务居民1000余人,连续三年发动百余名志愿者为区镇双职工家庭提供全托型青少年暑托班服务。

image.png

image.png

构建一种生态,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社工站以党支部为纽带,通过打造阵地、搭建平台、组建队伍、培育骨干、做实服务、参与治理等实践,积极发挥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作用,促进社工站党建品牌的做深、做实,有效提升镇域居民的生活品质。

未来,巴城镇社工站将继续探索实践社区党员为民服务的本土化赋能创新,极大培育党员志愿者的专业成长,助力共建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家园。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