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域优势 谱写育人新篇——访信阳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文鹏
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主流新媒体 中原政经第一端
2024-05-27 10:45
关注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刁良梓 通讯员 丁少锋 高国栋

“作为大别山地区高等教育的龙头,信阳师范大学不断增强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把贯彻实施兴文化工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加强对炎黄文化、根亲文化和大别山精神等的宣传研究阐释,在守正固本中勇于创新,用高水平文化研究、文化交流擦亮办学底色,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固本强基,为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师大力量。”5月21日,信阳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文鹏接受采访时表示。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要充分发挥在知识和文化领域的优势,重视文化育人,切实强化文化教育。王文鹏表示,信阳师范大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擦亮“讲价值观故事”品牌,以高品质校园文化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两年多来,信阳师范大学积极开展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助推科研增量提效。先后获批的10个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发表高质量论文16篇,其中CSSCI论文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出版学术专著2部,撰写研究报告100余万字,召开学术会议6场。

创新新时代炎黄文化研究新形态。学校在全国率先成立炎黄学研究院,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炎黄学概论”,通过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建设、科研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等,建构炎黄学学科体系,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和思想养分,推动炎黄文化研究于当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立足红色沃土做好红色文章。学校充分发掘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培育红色资源学科,构建“研究、创作、传播、树人”四位一体的大别山精神研究体系,成立大别山精神研究院,先后获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办公厅向学校大别山精神研究课题组发信致谢,《大别山精神读本》《大别山精神史话》等学术成果相继问世,《大别山上杜鹃红》《大别山上苍松翠》《大别山上桂花香》《大别山上红旗飘》等原创话剧作品火热出圈,做好“红色+”转化利用新文章,努力实现“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

推动以孔子学院为载体的文化交流互鉴。去年,学校巴陵康孔子学院成功授牌。巴陵康孔子学院的建立,有力推进印尼中文教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促进两国在经济、教育、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王文鹏介绍,下一步,信阳师范大学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加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扎根大别山革命老区47年办教育的典型经验做好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人才队伍、学科专业、智库力量等独特优势,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支持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