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暖心陪伴,单腿妈妈顺利生娃
家庭与生活报
《家庭与生活报》创刊于1980年,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2024-06-13 08:28
关注

平凡的一个清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产科的助产士邓丽迎来了一位不平凡的孕妈妈——王娟(化名)。王娟幼时因车祸失去了左腿,拐杖成为了她的“左腿”。此刻,迎来了她人生的第二个“大关”,是否能够顺利生产成为她和家人最焦虑的问题。

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娩挑战,王娟表现出了异常的平静和坚韧。她躺在病床上,深呼吸着,额头冒着细密的汗珠。每次宫缩来临,助产士邓丽都耐心指导深呼吸,只见她紧闭双眼,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尽量让自己的身体放松。邓丽一边安慰一边抚摸着她,不断鼓励道:“加油,继续这样呼吸,放松再放松。”王娟微微点头,配合老师的指导。

在邓丽的协助下,王娟不断地吃东西保持体力,即使宫缩带来的不适感也没有阻止她进食。她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笑着对邓丽说:“怕生产时一条腿使不上力,咋办哦?我本来就跟普通人不一样,我要更努力,为肚子里的孩子争取时间,让孩子更快出生。”邓丽坚定地说:“放心,有我们!”在场的医护人员都被她的坚韧所感染,大家都鼓励她说:“你已经很棒了,我们一起努力。”

上午10点50分,宫口开全。邓丽和王娟的家属一起小心翼翼地将她挪到分娩床上。王娟咬着牙,双手及右腿吃力地用力,身体微微颤抖,艰难地配合着将身体移至分娩床上,邓丽安抚着她,其他医护人员迅速准备分娩物资。

分娩过程艰辛而漫长,普通人可以靠双腿用力,而王娟只能依靠右腿用力。疼痛使她呼吸加快,满头大汗,但眼神却十分坚定。邓丽一边指导她如何有效用力,一边不断地鼓励她:“加油,王娟,你做得很好,再坚持一下!”她用纸巾为王娟擦拭汗水,帮助她进食补充能量。王娟每次用力时,邓丽都紧紧握住她的手,给予她最温暖的支持。

11点27分,产房里响起了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个健康的男宝宝顺利出生了。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产房里顿时响起了欢呼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从宫口开全到宝宝出生,仅用了40分钟。

邓丽托起宝宝那一刻,王娟眼眶湿润了,她哽咽地说:“老师,太谢谢您了,感谢你们所有人,没有你们的鼓励,我无法坚持下来!”邓丽微笑道:“这是我们的责任,你和宝宝都很坚强。”

住院期间,邓丽还细心地指导她如何识别新生儿的异常情况,教她如何正确喂奶、拍嗝、换尿布。王娟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眼神中满是感激和信任。

王娟忍不住对邓丽说:“其实我一直很担心,怕自己坚持不下去。幸好有你们一直陪着我。”邓丽微笑着回应:“每个妈妈在生产时都会有些害怕,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和宝宝都是勇敢的战士。”

出院时,王娟特意送去锦旗和鲜花,对产科团队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她紧紧握住邓丽的手,哽咽着说:“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真的非常感谢!”邓丽温柔地拍了拍她的手,坚定地说:“你是位伟大的妈妈,很荣幸陪伴你度过这段特殊分娩旅程。”

(马艳萍 叶晓霞)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