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近年来,北京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以司法保护助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协同推进未成年人保护诉源治理工作,逐步探索出一系列具有首都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工作机制。2024年5月29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北京高院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制度等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预防十大机制。
今天,网事君为您带来第十期——北京高院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工作,全面履职护“未”成长。
“每所学校应当至少配备一名法治副校长。”这是2022年5月1日期起行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的要求。法治副校长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如何最大程度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近年来,北京高院走出了一条推动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的路径。
高标准组建专业队伍倾心守护每一个“少年的你”
2023年9月开学季,北京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寇昉受聘为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向学生代表赠送法治宣传图书,并勉励同学们从小树立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做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时代新人。
“同学们,网络世界丰富多彩,但也存在许多风险。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的虚拟性也给不法分子实施犯罪提供了便利······大家一定要提高法律意识,提升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同日,北京高院副院长任雪峰为该校的师生带来一堂精彩的法治课。
“法治副校长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法律知识,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还必须政治素养高,品德优秀,作风正派,具有强烈的志愿服务和奉献精神,热心未成年人保护事业。”据北京高院未审庭庭长李洛云介绍,作为一把手工程,北京高院对法治副校长的选派工作高度重视,聘任程序和履职工作更加规范化。目前,在北京高院的引领带动下,全市法院已组建起一支由北京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挂帅的法治副校长队伍,539名干警受聘担任547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为提升法治副校长队伍的实质化履职水平,北京高院在主动开发课程、整合全市法院法治宣传素材和产品的基础上,打造了全市法治教育资源库,按照受众对象、主题、形式等维度分类,内容涵盖“犯罪预防”“网络保护”“家庭教育指导”等多个领域,为法治副校长精准化授课提供更多支撑。
“京法护‘未’来”深耕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阵地
“吕法官、陈法官,谢谢你们,我要重新出发啦!”“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为所有未成年人守护青春,助他们扬帆远航!”2024年全国第三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一场延庆法院原创的话剧《回归》正在学校中上演。剧中,未成年人小强因误入歧途而犯罪,经过少审法官感化、挽救和帮教,最终回归家庭、学校和社会。
“话剧中,小强与父母发生冲突,不服父母管教,游戏里的朋友带他走上了一条追悔莫及的犯罪道路。父母是孩子养育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我想先向家长们介绍一下,应该如何正确开展家庭教育。”话剧结束后,李洛云为在座的师生、家长们讲授了一堂专题法治课。
这是北京法院积极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依托“京法护‘未’来”品牌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北京高院依法能动履职,积极打造“京法护‘未’来”宣传品牌,通过“组建一支青少年法治宣传队伍、搭建一个法治宣传平台、开发一批法治教育课程、培育一批法治宣传子品牌”,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助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深度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程。
在该品牌的辐射和带动下,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未成年人审判白皮书和未成年人审判十大机制,联合快手组织两场防范网络欺凌、防止网络成瘾互联护苗2024直播活动,观看量达到638.1万。截至目前,全市法院累计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1123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次320余万。
源头解纠纷多样化、实质化履职助力依法治理
“咱们的法治副校长工作特别认真,主动帮助我们学校完善法治教育规划.....”“学校组织过双方家长沟通,但效果不是很好,多亏了法官提前介入,让调解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不止于送法进校园、进课堂,北京高院积极推动法治副校长从青少年法治宣传职能拓展,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学生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等多方面工作中,目前,北京法院已设立“驻校法官工作室”9个,通过法律咨询、联合调解等方式,对各类纠纷抓早抓小,健全相关校园纠纷源头预防化解机制,与学校联手共同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在北京高院的示范引领下,全市法院积极融入辖区法治副校长工作,全力推进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例如,丰台法院与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建立全国首个学生校园伤害纠纷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助力校园伤害纠纷当事人走进调解中心、适用该项机制就能一次性化解矛盾,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最大效率降低纠纷处置成本和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还如,门头沟法院制定出台《法治副校长工作实施细则》,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纠纷化解员”“法律监督员”“法治宣传员”“法律辅导员”“四员”作用,建立法治副校长“诉前心理辅导--诉中柔性教育--诉后持续回访”全链条解纷模式,法治副校长定期到校“坐班”,深入教师、家长群体,积极参加校园综合治理,常态化提示课间活动、体育教学、社会实践的安全风险。
编辑:石阳
审核: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