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词歌赋,赏江西美景!传诵古今的诗词点缀着赣鄱大地的每一寸河山,诗词里的江西在当下又有哪些别样的精彩?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从今日起推出专栏《跟着诗词游江西》,以诗词为切入点,带您领略江西浓郁的人文气息,发掘诗词背后的故事,感悟江西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山川美景。
今天,我们推出第五篇《寄黄几复》: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此诗是黄庭坚在山东德州做官时,写给远在广东故友黄几复(南昌人)。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
提到宋朝,很多人脱口而出便是“宋词”,实际上,宋诗与唐诗“双峰并峙”,各领风骚。以黄庭坚为开创者的“江西诗派”,是宋诗的典型代表,更是使得“宋诗”自成一派,能与“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形成双峰并峙局面的核心力量。
黄庭坚(1045—1105)是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在文学上,“苏门四学士”之一,后与苏轼齐名,时有“苏黄”之称;在书法上,风格独树一帜,与苏轼、米芾和蔡襄比肩,世称“宋书四大家”;他为人纯孝,《二十四孝》中“ 亲涤溺器”说的就是他孝顺的事迹。
面对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杜甫)道尽,俗语言已被乐天(白居易)写完,黄庭坚不愿亦步亦趋,“文章最忌随人后”,主动追求自成一家,提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江西诗派就是以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为主要创作理念。该流派写诗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崇尚瘦硬奇拗的风格;强调师承前人,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追求字字有出处。
江西诗派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以省命名的文学流派。江西诗派不但是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也是整个古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南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南宋诗坛“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人无一不是在“江西诗派”的哺育与影响下成名成家。
江西诗派不仅盛行海内,在海外也影响深远。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朝鲜的诗人很崇拜江西诗派,朝鲜半岛出现“海东江西诗派”。“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才华横溢,但他率性耿直的性格,使得他一生多次贬疏。历经苦难的他更加深入百姓,体察民情,写出了众多传世文章。
今年4月,“诗与人民·江西诗派”诗歌朗诵会在黄庭坚的老家九江上演,著名朗诵艺术家、影视演员陆续换上古装“登台”吟诵,在古今交融中展现山水江西的诗情画意,在抚今追昔中上演“诗词里的江西”的视听盛宴!
此次诗歌朗诵会,是2023年江西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赓续“江西诗派”千年文脉,弘扬“江西诗派”历史成就和文艺为人民的价值追求。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历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分别标志着古代文学在各个朝代的最高成就。在这几座文学高峰之间,无数河流穿峰而过,共同构成一幅中国古代文学的水墨画。且看东南,赣鄱大地上江右文脉,流淌千年,绵延不绝,其中江西诗派这条支流活力不断,奔涌向前。
“要知诗客参江西”,江右多诗人,江西遍地诗,江西学诗访贤的好去处,您不妨到此一游。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