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防治现状不容乐观,绝大多数患者风险因素控制未达标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2023-08-01 22:51

全球高发慢性病中,糖尿病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目前有5.4亿成人患者。在我国,据统计有近1.4亿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年医疗支出超过1万亿元。糖尿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患者风险因素控制亟待重视。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围绕“数字化主动健康和慢病防控”开展工作,形成“主动健康与糖尿病防控”联合研究团队,从全球视角进行健康大数据挖掘与疾病风险评估,同时辅助人工智能技术,为糖尿病人群的饮食、药物、生活方式等多维度干预和精准健康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该学院王慧/钟文泽联合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丁钢强/于冬梅团队合作,利用2015-2017年我国健康与营养监测数据,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8401名已诊断成人糖尿病患者的BMI、血糖、血压、血脂、生活方式和饮食达标情况进行分析,其中饮食数据来自3531名参与连续3天24小时饮食回顾法的患者。论文于8月1日发表于国际内科学著名期刊《内科学年鉴》,填补了我国缺乏系统研究糖尿病患者风险因素控制情况的空白。

图片1.jpg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中国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因素控制没有达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的水平。只有1/3患者BMI控制在正常值24 kg/m2以下;只有4.4%的患者个体化血糖、血压和个体化血脂三项指标同时达标,其中血压和血脂达标率仅分别为22.2%和23.9%。生活方式方面,仍有1/4的患者吸烟,1/3的患者饮酒,1/2的患者睡眠时间不达标,4/5的患者闲暇时间运动不达标,生活方式总体达标率只有5.1%。饮食方面,指标达标水平最低,大多数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供能比不达标,仅有9%的患者钠摄入达标,2.5%的患者膳食纤维摄入达标。在3531名有饮食数据的患者中,只有4名患者饮食符合指南的膳食推荐。此外,部分指标达标率在不同年龄、性别、城乡、教育程度和BMI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糖尿病风险防控现状不容乐观。

这项研究首次全面揭示了中国糖尿病患者风险因素控制的总体情况,提示亟需对糖尿病患者风险因素控制不佳的原因加以分析,尽快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论文指出,有效控制糖尿病,需要通过个性化管理对患者及时给予药物和非药物综合治疗,比如,不仅需要清楚告知患者其临床治疗手段,指导其科学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方式,还需向患者提供相应的知识、技能、工具和科技手段配合治疗;必须了解患者的治疗目标、需求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及时帮助患者解决这些障碍;根据我国糖尿病防控现状调整完善相关医保政策,更好保障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权益。

据介绍,研究团队还将利用在营养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系列多维度多层次的中国人群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研究,提出精准预防和健康管理解决方案,进而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发慢性疾病的全球防控提供原创性成果和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