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湖北电力(孝感孝心)共产党服务队:40年,1400多人爱心接力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吴君2023-10-22 08:06

b1a721e4eb566e1ae8947a5020fcc90.jpg

在以“孝”命名的湖北省孝感市,一份“孝心联络图”由1400多人接续传递40年,讲述了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左大爷,前天您说的感冒药我拿来了。如果咳嗽,就再喝这个急支糖浆。”“我去把屋里打扫一下,然后把左大爷指甲剪了。”“天气好,我去把被子拿出来晒一下。”……10月20日11时,临近重阳节,孝感市孝昌县小河镇独居老人的左祥彦家中热闹了起来。

“你们太让我感动了,怎么又带牛奶来了,上周带来的还没喝完。你们别忙活啦,陪我聊聊天就好。” 一群“孩子”回家让85岁独居老人左祥彦欢喜不已,“你们这群孩子真好,有你们在,我不孤单。”左祥彦说。

15年前,作为服务辖区用电的网格员,国家电网湖北电力(孝感孝心)共产党服务队队员钟顺德在上门检修时认识了左祥彦。“当时敲了半天门,听到屋里有声音后,和邻居一起打开了门。”钟顺德回忆说,等到门打开时,他才发现老人摔倒在地,爬不起来。将老人扶起后,钟顺德才了解到左祥彦的老伴去世的早,孩子又在外地务工,常年都是独居生活,那一次,钟顺德便把老人的居住地址和身体状况详细记了下来,便成了左祥彦的“亲人”。

自此,左祥彦也有了服务队队员这群“孩子”,老人病了,队员就帮买药;天冷了,队员就送去棉被;平日里,队员给老人打扫卫生。虽然左邻右舍会照顾左祥彦,但每逢节假日和周末,国家电网湖北电力(孝感孝心)共产党服务队都会来老人家“走亲戚”。

去年,左祥彦老人意外又摔坏了腿,手术出院后,在外省务工的儿子不得不返岗,悉心照顾的接力棒就交到钟顺德的手中。帮助老人恢复腿伤成了钟顺德的一块心病,于是,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来的更勤了,一有空,他就用自学的手法为老人按摩。

因为遇见这支服务队,左祥彦老人的生活又有了寄托。“虽然盼着你们过来坐一坐,说说话,但不要耽误工作。”就在左祥彦说话间,“闲不住”的队员们自觉拿起扫把、抹布等工具,为老人家里拖地、擦洗桌椅……

钟顺德与左祥彦的故事只是孝心服务队的一个缩影。

因董永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的孝感市,拥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

今年73岁的杜申生是服务队第一批队员。1983年,当时还是抄表工的杜申生在入户查电表过程中发现,有的孤寡老人家里的电表,一个月也走不了几个字。原来老人家里要么是灯泡坏了,要么是电线被老鼠咬断了,没人修,只好停用。

后来,再遇到这种情况,杜申生和同事便主动帮忙把线路修好,买来灯泡换上,还常常拿自己的钱替老人交电费,见到老人还有其他生活困难,也会顺道搭把手,帮一把。久而久之,原孝感城区供电所的12名抄表工自发成立了一支孝心志愿服务队。

“当时出发点其实很简单,入户查电表的时候,顺手把修灯、打扫卫生这些事干了,帮老人解决生活上的麻烦,这都不是什么大事,也是我们的工作。”杜申生说。

也正是那一年,服务队有了第一张“孝心联络图”,上面简单写着30多名老人名字和结对帮扶的12名抄表工名字。40年来,“孝心联络图”一直在更新,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从最初只是简单记录孤寡老人名字,到后来详细记录老人住址、出生日期、身体状况等信息,志愿服务也更具有针对性。

“‘孝心联络图’从薄薄的一张变成了厚厚的一本,服务队也从最初成立时的12名抄表工,发展到现在1400多名我们各个岗位的员工。”国家电网湖北电力(孝感孝心)共产党服务队队长胡萌说,40年来,志愿服务队累计帮扶孤寡、独居老人350人、捐款捐物约36.5万元。如今,最新的一份“孝心联络图”仍记录着12位孤寡老人的服务档案。

从个人行为,到一群人的“孝心”,这一支由电力员工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把工作变成善举,将善举视为责任。在孝感供电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孝心接力棒”传递到了8个县市公司,2015年,在整合孝心志愿服务队骨干的基础上,国家电网湖北电力(孝感孝心)共产党服务队正式成立,注册队员329名。在这些队员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目前人数达到1420人。人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服务队伍越来越壮大,服务对象也越来越丰富。如今,服务队把孝心志愿服务从散居孤寡老人延伸到了留守儿童。

当日18时许,服务队队员严逸飞下班后没顾得上吃口饭,便开车半小时,赶到云梦县倒店乡罗庙中学七年级学生张飞家中,给他送作文辅导书。“下次还想看什么书再给我说,可要好好看,好好学。”见拿到书的张飞满脸高兴,严逸飞不忘叮嘱了几句。

这条下乡的路,严逸飞已经跑了两年多。几年前,服务队开始与部分学校共同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组织校园活动,丰富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2020年加入孝心志愿服务队的严逸飞因此与张飞结成帮扶对子。严逸飞每月都会与学校联系,了解张飞学习情况,得空时便去张飞家陪他过周末,与他谈心。

“每次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我就有继续的动力。”严逸飞说。

从“小孝”到“大善”,又到秋收时节,这个讲了40年的温暖故事,还在延续。(余健兵、何瑶、王勇波)

责任编辑:吴君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