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王----夯实发展根基
在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聚焦“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五个大起底”行动、市委“五大行动计划”和相关工作要求。旗委、政府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积极培育发展新产业集群,优化经济结构,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重塑竞争新优势,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毫不放松地推动高水平招商引资,围绕乳肉、玉米大豆、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产业,持续招引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阿荣旗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良田变“粮田”
2021年以来,全旗累计签约项目54个,签约金额169.2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95亿元,其中,2021年到位资金额11.29亿元,2022年到位资金额22.99亿元,2023年1-5月份到位资金额3.67亿元。2022年度,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总数、签约金额、到位资金额、贡献率4项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一。
阿荣旗那吉镇中心城区航拍图
年初以来,已成功引进华能100万千瓦大基地项目、PVA管材等项目,签订协议21个,签约资金115.6亿元。2023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51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一产4.52亿元,增长9.4%;二产6.25亿元,增长24.1%;三产21.73亿元,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完成1.57亿元、22.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6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2672元、11522元,同比分别增长7.5%、5.5%。
阿荣旗玉米制种基地
立旗富民----产业提档加速
阿荣旗围绕争创全国奶业大县目标,打造呼伦贝尔黄金奶源基地,以伊利集团为龙头,科学规划布局14个规模化牧场建设,中青赛罕、中青兴业2个万头牧场建设有序推进,已有9个牧场投入使用,8个牧场产奶运营,日产原奶700吨,伊利有机乳制品项目投产9条液态奶生产线,日处理鲜奶658吨,年内生产鲜奶20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智能环保包装项目主体工程完工,下游产业链条日臻完善。
呼伦贝尔伊利有机奶生产线
阿荣旗以扶贫牛场、奶源基地、中荣肉牛养殖基地为基础,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力争年底实现肉牛存栏11.6万头,“十四五”期末肉牛存栏15.1万头,“公牛育肥、母牛产奶、废牛屠宰”的肉业全产业链雏形初步显现。
华能2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部建成即将并网发电
在种业发展上,阿荣旗依托内蒙古祺成种业有限公司扩大玉米、大豆育种面积,围绕呼伦贝尔市级“看禾选种”平台,拓宽农民育种选择渠道。积极对接上海联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高育种科技含量和产业发展层次,在争创自治区种业大县上迈出坚实步伐。
齐鲁生物制药厂区全景
在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中,齐鲁制药一期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2022年产值达14亿元,带动就业1700人。2023年,全力推动乙基多杀霉素、伊维菌素技改项目,合成车间项目有序推进,糖化车间建成运行。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助力阿荣旗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阿荣旗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华能2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部建成即将并网发电,两个火电灵活性改造配建共6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在施工,华能二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获批,全旗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80余万千瓦,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雏形显现。
三产融合----城乡统筹发展
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阿荣旗高度重视强根固本夯基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
阿荣旗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全力做好扩大数量、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三篇文章,统筹推进15万亩高标准农田、90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及180万亩耕地轮作等项目建设,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66万亩,创新开展清理规范土地使用工作,积极主动谋划推进补充耕地储备、晓奇子水利枢纽、S307省道建设等发展项目。其中,晓奇子水利枢纽工程有望年内进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并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
阿荣旗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创新创优发展。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基础设施PPP、供热管网、供水工程等项目,开展化工集中区申报工作,涉及的16个项目均已开展前期工作,园区要素配置进一步完善。
推进文旅等第三产业提提标提效发展,通过举办惠民车展、啤酒音乐节、电商直播节、发放政府消费券等系列活动,加快推进“两馆一园”、霍尔奇樱桃小镇、柞蚕文化体验中心等文旅项目建设,推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提档升级,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