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亚运故事(77)丨周波:亚残运会奖牌“桂子”诞生记
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频道窦皓2023-09-23 16:50

77.jpg

“桂花作为市花,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非常崇高。同时,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也在丹桂飘香的九、十月召开,到时杭城会满城飘香,所以我们就采用了桂花这一形态意象。”周波说。

周波是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教授,也是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奖牌的设计者。

7月14日,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的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上,杭州亚残运会奖牌正式发布。奖牌取名为“桂子”,源自描写杭州的名句“山寺月中寻桂子”,寓含江南意境和浪漫色彩。

杭州亚残运会奖牌。受访者供图

周波介绍,自团队开始设计奖牌起,前后有正式记录的出了20多稿,加上各种细节的修缮,共计40稿左右。在梁祝文化中的蝴蝶、梅花、冰裂纹等诸多元素之中,良渚文化的玉璧和杭州市花桂花脱颖而出,以简洁的形状特征和深厚的杭城底蕴,获得了主创团队专家的一致认可,成为亚残运会奖牌的主要设计意象。

周波介绍杭州亚残运会奖牌设计过程。人民网记者 王丽玮摄

“我们一开始的设计,是桂花簇拥在一起的样子,非常繁琐,没有灵动轻盈的感觉。”周波坦言。

古诗词中的桂花给了创作团队很大的启发。诗人笔下的桂花不是静态而是动态,一个“落”字洋洋洒洒、栩栩如生。于是,展现一阵风吹过,金桂银桂从枝头飘下、洒落在玉璧之上的形态,就形成了奖牌的创作思路。为了更好地体现桂花的错落有致,团队也采用了不同的花形设计。花朵高低、疏密、起伏都是不一样的,有0.1毫米、0.3毫米、0.5毫米高度上的微小差异。

杭州亚残运会奖牌设计草稿。受访者供图

桂花代表西湖文化,玉璧代表良渚文化,束扣上的拱宸桥则代表运河文化。杭州亚残运会奖牌的设计蕴含着浓厚的杭城诗意、人文情怀和浪漫气息。

同时,创作团队为考虑盲人运动员对奖牌的识别效果,按照历届惯例,在良渚神人兽面纹样和亚残运会会标中间设计了“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金牌(银牌、铜牌)”的盲文字样。

周波展示杭州亚残运会奖牌。受访者供图

“残疾人运动员相较普通运动员而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更多。桂花飘散时漫天飞舞、迎风向上的姿态,其实就象征着残疾人运动员不畏艰险、努力拼搏的精神。奖牌上的图案与残疾人运动员奋斗努力的画面是非常契合的。”周波说。

(王丽玮、张乃文参与采写)

微信图片_20220907080107.jpg

责任编辑:窦皓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