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伟25000元、李峥荣15000元……”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四义堂村众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分红大会上,该村291户村民分得234.05万元,合作社对村集体经济收入贡献达50万元。“我入了40股,今天领了20000元。”村民张安龙高兴地说。
手中无米,唤鸡不灵。针对农村牧区集体经济整体实力不强、造血功能不足等问题实际,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在农村牧区实施消薄攻坚、利益联结、支部领办、人才集聚、扶持引领、品牌提升、电商助力、供销合作、财务规范、金融扶持“十大行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到今年年底,推动所有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均达到10%以上,50%的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靶向准、落点实、效果才能好。全市7个旗县区按照不低于嘎查村数量10%的比例确定65个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薄弱的嘎查村,落实1名县级领导、1个县级部门、1名包镇领导、1家结对企业“四个一”帮扶措施,协调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年内集体经济收入增幅均达到20%以上。同时,充分利用行业部门有项目、有资金、有政策、有资源的优势,推动组织、农牧、乡村振兴、科技等21个行业部门立足职能职责,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提出一系列“干货”措施,统筹用好上级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优先发展条件成熟和边境地区嘎查村。
“我们是一个典型边境地区嘎查,以前集体经济收益主要是靠着租赁集体草场,造血功能不强。”面对发展困境,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德日素嘎查党支部书记钟建军和嘎查“两委”成员积极向组织、乡村振兴等部门申请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实施戈壁短尾羊纯繁育种基地项目,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并实现30户牧民的肉羊托管养殖。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将‘单兵作战’变为‘组团冲锋’”巴彦淖尔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亚忠表示,“要把资源、政策都利用起来,通过群策群力为集体经济‘破题探路’。”
在优化科技服务方面,该市组织、科技等部门协同开展“科技助力嘎查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服务”,选取21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合作社开展科技服务,解决问题140余个,为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我们合作社繁育的西瓜苗出现根系发育不良、秧苗柔软问题,个别苗棚出现死苗现象,通过科技服务平台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现在幼苗已经恢复正常生长,并挽救了6.1万盘问题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谈到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党支部书记、金苗苗助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柴振清深有感触。
集体产业多点开花,乡村振兴喜结硕果。截至目前,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占到34%,总额突破2亿元。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让基层党组织迎来“高光时刻”,群众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截至目前,全市村级党组织共领办、创办合作社98个,带动98个嘎查村集体和6450名群众以现金、土地、牲畜作价入股,平均收益率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