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电商快车” 为农产品插上致富“翅膀”
临河区委组织部王雅婷2023-10-31 21:47

“线上的家人们,刚刚采摘西梅挂小黄车啦,今天给家人们福利价,倒数三下上链接!”初秋丰收时节,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西梅种植户李怀林家的采摘园里,西梅已经成熟,果园幽幽香气,入口甘甜美味,助农主播正在果园里现场直播带“梅”。果农们正紧张忙碌着装箱装车,只见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西梅个大肉多、清香汁甜,搭载着电商快车发往全国各地,丰收的喜悦写在了果农们的脸上。

在过去,直播带货这种方式放对当地村民们来说遥不可及,成熟的瓜果只能售往周边城区,低价贩卖给商贩,如果卖的速度不够快,果子还有烂在果园的风险,村民承担的不仅仅是种植的风险,还有滞销的苦恼。

今年,临河区通过“党建+旅游+电商”发展模式,以农促旅、以旅促商、农旅商融合,带动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装箱速度都快跟不上销售速度了!”干召庙镇民主村西瓜种植户杨存辉笑得合不拢嘴,“我家今年种了16亩巨型西瓜,产量约800颗,平均每颗重量在60到70斤,一共收获了48000斤,通过电商销往北上广等地挣了70多万元。”

“党建+林果采摘+电商带货”已经成为干召庙镇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通过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把产业振兴作为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举措,让果树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为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2023年,全镇共带动村民栽种了莫妮卡红肉西梅、金太阳杏、白美人参果等100余亩,预计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

“以前到青春湖旅游还需要现场排队买票,现在只需轻轻一点,就能享受各种实惠套餐,简直是太方便了。”临河区居民王美玲激动地说道。

在城关镇友谊村,青春湖旅游区已经成为周边地区的“网红打卡点”,当地助农主播通过抖音、快手等方式直播乡村生活和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更多游客进入乡村生态旅游消费。游客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到传统村落和田园风光的地理位置以及现阶段采摘园中适合采摘的品种,提前网上预约农家饭、体验农耕文化等相关服务,便民服务在方便周边居民休闲旅游的同时拓宽了当地农民增收渠道。

“现在电商环境这么好,我们在线上定制了十几种农家乐的套餐,每天的人流量多着呢。”双河镇团结村的变化,也让不少想创业的群众看到了其中的商机,高岳飞就是其中的一员。

几年前,高岳飞在自家院子里开办农家乐,知名度不高,销量也不怎么理想,但迎着电商直播这股东风,他在抖音开设账号,直播自家的田园生活,生意越做越好,成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临河区依托电商运营基地、直播学院基地,广泛开展“系统化、多层次”的电商创业就业培训,积极开展“我为家乡代言·三百行动”(百名主播走百个乡村,售百种产品),引导网络主播“云”端赋能乡村振兴,截至目前,直播促成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找准电商需求与集体经济结合点,瞄准市场发展方向,开展“电商助力”行动,为村集体经济释放电商红利。针对“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紧盯“流量”,引导7个旗县区在特色产业发展集聚区域打造集体经济产品电商直播间或示范基地,开展“走百村促振兴”全媒体公益直播采访行动、“第一书记直播带货”、“乡村网红直播”300多场次,铆足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责任编辑:翟钦奇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