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组建“1+1+N”攻坚支部全力化解民生突出问题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2023-10-19 07:27

为积极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泰州市委聚焦破解“基层突出问题大起底”中发现的十个方面突出问题,建立市领导牵头挂帅、组团攻坚机制,全力推动民生事业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扑下身子上门排查,把底子托清、让问题见底

基层突出问题形态多种多样、产生原因各不相同,围绕摸清“底数”,市委聚焦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基层突出问题大起底”专题走访,在普遍摸排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基础上,起底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影响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

组织千村自查。树立“主动找”的理念,全覆盖、拉网式加大突出问题排查力度。深化“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活动,围绕涉法涉诉、养老医保、农村土地等重点领域,依托综治网格和党建网格,组织镇(街道、园区)、村(社区)干部逐村逐巷、逐户逐企开展拉网式走访,形成村级自查清单。同时,以镇(街道、园区)为单位,逐镇逐街反馈上级来信来访、12345反馈问题等台账,为村级自查提供对照,确保自查问题“大起底”。

推动百团调研。坚持“过筛式”排查,在村级自查之外,组织市、市(区)机关党员干部开展调研式摸排。依托泰州“大走访大落实”组织体系,将市级机关部门划分为若干工作团,由牵头单位组织本团成员深入每个村(社区),采取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摸排隐蔽型、遗漏型突出问题,91个市级机关部门,累计走访1703个村(社区),通过市县乡三级联动、双重排查,共梳理出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13类、4194个。

固化排查机制。着眼建立常态化摸排体系,进一步固化“基层突出问题大起底”经验做法,将千村自查、百团调研融入日常工作,完善基层突出问题发现、报送、对账、派单、验收机制。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研究建立覆盖更广的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和企业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党员干部调研走访,推动更多党员干部参与摸排,联合公安、信访、12345等部门,动态更新突出问题信息库,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核查对账集中派单,把归口找准、让责任压实

突出问题见底后,围绕问题如何分、责任如何定、由谁来领办,建立核查对账、问题直报、集中派单程序,通过对突出问题的二次梳理、二次把关,对派单流程的简化优化,全力推动属地、属事单位做好处置工作。

核查“对账”。由各工作团团长单位牵头,对各走访工作组排查出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参照村级自查问题分类,按照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信访矛盾、基层党建等98个方面、13类问题的标准进行细化分类。在此基础上,与乡镇(街道、园区)进行专题“对账”,逐家过堂审核,听取突出问题排查情况汇报,看是否有遗漏、是否有出入。开展印证式核查,对调研发现的问题逐一了解详情,确保全面掌握平时不掌握、容易突破底线的问题。

账单“直报”。着眼提高问题归口实效度和精准度,健全问题直报机制。由团长单位负责牵头,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程度、问题普遍性程度以及紧迫度等综合因素,通过推演分析,预测可能产生的后果,按照“特别紧迫、比较紧迫、一般”三种类型,对突出问题的紧迫程度作出研判。着眼杜绝推诿扯皮、缩短派单流程,由团长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区分市级机关、市(区)、乡镇(街道)三个解决主体层面,对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提出建议,对经过“对账确认”的问题,由团长单位直接报市委组织部。

集中派单。聚焦压实突出问题处置责任,根据轻重缓急和问题实际,推动有相应职权的层级及部门落实解决。市委组织部对“账单”上的突出问题,根据团长单位建议进行派单,对能够马上解决的,要求即查即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督促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对不具备即查即改条件的,要求责任单位研究制定方案,列入主题教育整改事项,积极推动突出问题的解决。截止目前,共集中派单4194件,累计推动即查即改问题2713件,1481件问题正在办理中。

沉到一线组团攻坚,把资源配强、让专班用好

破解“真问题”,必须要下大决心,统筹各方力量、推动问题“真解决”。在集中派单基础上,梳理10个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需要市级层面牵头解决的问题,市委专门组建班子,成立10个攻坚党支部,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参照建立相应的问题解决力量体系,推动市区联合、团队作战,最大限度的调集资源推动问题解决。

建支部—放大“跟我干”的带动效应。将调处资源作为破题解难的首要环节,通过市领导带头干,整合问题解决所需部门、资源,推动组团解决问题。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围绕10个方面突出问题,按照“1+1+N”模式,逐一建立“民呼我解”攻坚党支部。即由1名常委牵头、1名关联度最高的市政府领导参与、若干牵涉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明确一个部门主要负责人总协调)。针对首批10个突出问题,市委常委每人牵头负责1-2个具体问题,有效推动住建、环保、教育、民政等23家部门参加攻坚,实现跨部门联合答题。

定方案—放大“组团干”的协同效应。加强调研问策,由市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把调查研究贯穿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实地走访、集中座谈等,掌握第一手情况。在摸清问题症结、找准问题根子的基础上,围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提出切合实际、务实管用的对策措施,制定可操作、可执行的工作方案,明确支部成员单位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形成工作清单。9月以来,市领导带领各部门深入一线调研27次,围绕十个方面突出问题,分别制定了具体方案。

抓落实—放大“好好干”的示范效应。建立问题销号机制,对照工作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结合市委常委会、主题教育研讨交流、现场办公等方式推进落实,由牵头市领导每月调度一次,确保各项举措和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强化闭环管理,加强跟踪问效,将结合春节前走访慰问等工作,组织专题回访,邀请群众评议问题解决情况。对根子在市(区)层面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基层点单、市(区)主题教育办派单、参学单位接单、市委主题教育办验单、群众评单机制,以问题解决成效答好群众答卷。

下一步,泰州市委将始终树牢人民至上政绩观,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围绕“推动真解决问题、问题真解决”,进一步加强调研问策、定期问速和跟踪问效,确保各项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责任编辑:姚雪青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