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孤注一掷》上映,导演:望给更多人带来警示
人民日报政文微信公号刘阳2023-08-08 19:54

睽违近四年,青年导演申奥带着他的第二部故事长片《孤注一掷》在这个暑期档与观众见面了。

和他的第一部长片《受益人》一样,《孤注一掷》同样以现实主义的视角关注社会议题。而这一次关注的反网络诈骗,比上一部影片关注的话题辐射面更广,现实意义更大,影响力更强。有观众看过影片后表示,《孤注一掷》是对这个世界最有良心、对这个社会最有责任感的电影,每个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看。

电影于8月8日上映,从8月5日开启点映,截至8月7日,点映票房已经超过5亿元。电影受到观众如此广泛的关注,让申奥感到欣慰,“希望这个电影能够让更多人看到,就像我们在宣传语里所说的,‘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如果这一点真的能实现的话,就符合我的预期了”。

之所以创作这个题材的影片,申奥说,主要是因为他一直在关注这个题材,看了很多相关的新闻,发现网络诈骗涉及的受害者群体和金额都是触目惊心的,所以觉得有必要把这个题材搬上大银幕,希望给更多人带来警示。

为了创作这个故事,创作团队在拍摄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采访了反诈前线的公安干警、被骗去境外从事网络诈骗而最后逃亡回来的幸存者,以及最广大的被诈骗的受害者群体。

电影呈现的故事主要由三条人物线构成,一是被骗去缅北的“码农”潘生,二是同样被骗去的模特梁安娜,还有一条是网络诈骗的受害者顾天之。电影里,潘生和梁安娜在网络诈骗公司里结识,达成了互助逃亡的默契,而受到以梁安娜为代表的诈骗集团的蛊惑,顾天之由于陷入网络赌博的骗局而绝望轻生。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故事。

“三条线虽然没有在同一个空间里发生,但其实几个人物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彼此的命运。让三条线互相作用产生戏剧效果是挺难的,因为一般情况下电影中的人物都是面对面达成戏剧冲突,但这部影片里的戏剧冲突都发生在不相交的空间里,然而在时间上他们又是重叠的,直到梁安娜和顾天之的女朋友宋雨在医院的环境中相遇了,才最终达成了一种化学反应。”申奥说。

三条线的叙事结构其实也并非一开始就确定的。“最初我们只有潘生和梁安娜两条线,但在写剧本的过程中,一位我间接认识的年轻人因为沾染了网络赌博而走上了绝路,后来被证实其实是网络诈骗。这件事让我感到很震惊,对我的刺激非常大,我觉得有必要把受害者群体纳入到故事中来。”

创作前期采访的过程中,创作团队从公安干警中获取了大量的素材,但为了避免警方执法手段被泄露,无法在电影中具体呈现,也不方便在采访中透露。电影中公安人员赵东冉的一句话令人触目惊心:“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这句话直击身陷网络诈骗骗局中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也是故事的生发点。

申奥说,拍摄《孤注一掷》最大的困难在于让每个角色都是鲜活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同时又能展示复杂的人性。比如在影片中,网络诈骗集团的成员之一阿才是一个大反派,但在面对要亲自杀死梁安娜的时刻,他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虽然在现实中可能只有零星的案件里会有个别犯罪分子最后被成功策反,配合警方调查,争取立功减刑,但我们还是想通过这样戏剧性的设计,让人物和故事都更加饱满。”申奥说,“好的人物其实是兼具了生活真实跟戏剧真实的。戏剧真实强调的是戏剧的冲突和转折,但生活真实往往跟戏剧真实存在一定的冲突,因为戏剧的真实是高度浓缩和凝炼的,不是生活真实1:1的还原,我们需要在两个小时内放进去七八个主要角色,而且分配给每个角色的比重和笔墨都要尽可能均衡才能达到塑造群像戏的合格标准,所以这其实是非常难把握的。”

为了达到最好的戏剧效果,在演员的调度上,申奥从前期就刻意让不同故事线上的演员避免互相见面。“我们常常说冤有头绩有主,但网络犯罪有一个特点就是‘冤无头债无主’,受害者往往对骗他的人一无所知。所以在剧本围读阶段,为了把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在故事中没有交集的演员是互相不见面的,在拍摄现场,很多表演都靠的是他们当下的应激反应,故事就会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我觉得电影有它的社会属性,它能引发一些社会上的讨论和人们的思考、反省和警醒,所以我才会对许多社会议题情有独钟。”申奥说,希望我拍出来的电影对这个社会有一些正面的价值和贡献,在这条路上,我决不会放弃。”

责任编辑:徐明巧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