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牢记嘱托 以高质量发展践行主题教育,办人民满意医院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2023-08-30 10:40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简称武汉协和医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将“学思想”摆在首位,全院上下带着嘱托深刻领悟,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实干笃行,用创新破解中国人生命难题

“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

近年来,协和医院牢记嘱托,始终以奋力破解中国人的生命难题为己任,坚持四个面向,紧扣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抢抓创新机遇,围绕中国疾病谱,奋力破解中国人自己的生命难题。

2023年2月26日,在武汉协和医院,一颗“救命心”精准植入进不满2月龄的女婴辰辰体内。因为罹患严重心肌病岌岌可危的小生命得以延续。这是协和医院第三次刷新亚洲最小换心纪录。

据统计,全球每年实施儿童心脏移植500例左右,中国每年不到60例,其复杂的手术难度和围术期监护与管理,导致了目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心脏移植只有极少数国家才能开展。面对这一高难度生命禁区领域,协和医院心外科坚持独立自主,潜心耕耘20余年,努力攻克了这一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近5年儿童心脏移植数量与质量均明显超过国际平均水平,比肩美国顶尖儿童心脏移植中心。

这是协和医院长期致力于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学研究,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绝佳缩影。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核心,大力支持原创性科学研究,建立健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加速推进创新科研团队建设,持续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一套独具特色的协和科研模式已经开花结果。

当前,协和医院稳居中国医学研究“第一方阵”,拥有一大批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拥有省部级重点研究平台18个。在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居全国第六。2018年新增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业内少见。近年来,牵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5项。连续10年每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百项,居全国前三。67项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2022年,一举囊括6项湖北省首个卫生领域科技进步特等奖和3个一等奖。2023年再次囊括6项一等奖。

医院在《Cell》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重大研究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二位。最新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力STEM(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和复旦中国医院排行跃居全国第七,专利授权量居全国医院第一,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综合榜单第六,“靶向黑色素正电子分子影像探针18F-PFPN”转让经费达1080万元,产品上市后有望极大提高黑色素瘤的诊断效率和精度。

心外科董念国团队多年来潜心探索,为中国心脏病患者跑出了“极限心脏移植”的中国模式,心脏移植数连续5年全国第一,成功施行全国最高龄心脏移植(76岁)、亚洲最小年龄/最低体重(66天3公斤)心脏移植,研发地道“中国心”——全球尺寸最小、重量最轻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2023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血液科胡豫团队20年磨一剑,组建了中国最大的静脉血栓标本库,发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易栓症”基因,为破解中国人疾病谱,写下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2023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药学部张玉团队长期致力于精准用药和天然多糖的研究,发现一系列与临床合理用药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自主研发多项个体化用药决策系统,突破性开发多种多糖体内示踪技术,2023年荣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勇毅前行,用担当书写国之大者的协和答卷

4月24日,国家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设项目—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二期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是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之一、武汉市“十四五”重大项目,运行后将新增1000张病床,兼具平急结合、感染防治、科技研发等多功能于一体。

7月5日,协和医院西院区(协和车谷院区)二期门诊医技综合楼开诊暨三期项目开工活动成功举行。新大楼的开诊和后续三期项目的落地,将持续助力“中国车谷”高质量发展,守护武汉西南区域百姓健康,并将辐射周边地市。这是继今年1月协和重庆医院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开工以来,医院在响应国家号召、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方面的又一举措,也是聚焦优化诊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生动实践。

心怀国之大者,矢志国之重器。当前,协和医院正以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为契机,建高地、优布局、筑高峰,在“先行区”建设中争当先锋。

建高地,就是创建重大疾病诊治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着力打造心血管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创伤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争做华中区域疑难重症诊疗的排头兵、临床研究的引领者。

优布局,就是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协和重庆医院,与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建协和宜昌医院。通过输出品牌、人才、技术、管理等,打造西南部“国际化、智慧化、现代化”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填补西南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空白,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公平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筑高峰,就是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在获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项目医院的基础上,努力争创国家医学中心,打造临床医学高峰、领军人才培养基地、科研成果转化高地。一方面对内整合,集中重点专科资源,以金银湖院区为基地,以质子刀高端放疗设备为牵引,推动转化医学大楼建设,打造精准肿瘤治疗的医学创新平台,形成一批符合我国人群疾病谱特点的重大疾病防治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对外借势,依托华中大牵头的两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挥“优势医科团”的作用,通过医工交叉、医理融合,促进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等领域难题,助力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和转化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凝心聚魂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1日上午,福建龙岩,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会址前,面朝鲜红的党旗,一群来自武汉的医务工作者高擎右手,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感悟革命精神。

这一次,在党委书记张玉的带领下,协和医院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130余人来到闽西革命老区福建古田,开展为期三天的主题教育实地研学。此次协和医院来到古田,就是要全体干部深刻领悟“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调查研究”的传家宝,明确把对党的忠诚信仰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医院建设。

“青春闪药,一站到底”、“党旗领航,三心联动”、“五位一体、思政育人”、“胎心神探,守护健康”.......6月21日,协和医院“创新十年路 奋进新征程”党建工作典型案例成果展示会上,14个党建典型案例展示了协和“党建+”新模式的实践成果。在案例的背后,则是一条协和特色的高质量党建领航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临床以患者为中心,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医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将公益性写在医院发展的旗帜上。让百姓“看得上病”,构建“一院三区”战略布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与52家单位组建医联体,打通分级诊疗绿色通道;以健康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在祖国边陲书写责任担当。让百姓“看得好病”,集中力量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在技术水平上争创高地,在医学研究上勇攀高峰,着力攻克疑难危重疾病。让百姓“看得起病”,积极投身医改,主动加入武汉市医保,全面取消药耗加成,深化内涵建设,优化诊疗流程,为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健康服务。让百姓“更少生病”,发力健康科普,连续7年举办微信科普大赛,每年推出150+条原创科普,一大批协和科普达人活跃在融媒体平台,深入乡村社区,传播正确健康知识。

管理以临床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医院。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在医疗界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党建活动,促进党务业务双融合双提升,不断增强管理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意识。通过“党政领导班子联片点”拆墙建桥,破除管理屏障,为临床一线减负赋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直面问政”追责问效,以问题为导向,倒逼职能部门强观念、转作风、树形象,提升管理效能,为办人民满意医院提供坚实保障。

下一步,医院将进一步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把主题教育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和能力,办人民满意医院,为打造中国特色国际一流医学中心,助力华中大双一流建设,服务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协宣)

责任编辑:田豆豆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